|
|
论新质生产方式 |
鲁保林, 谢辉 |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州 350117 |
|
|
摘要 生产方式既是保存和发展生产力的具体形式和方式方法,也是生产关系的基本载体,表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质。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分工再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过程,表明生产方式的突破性变革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础。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重塑生产方式的基本形态。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发展出具有原创性的高质量物质生产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赶超。
|
|
关键词 :
新质生产力,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高质量物质生产方式
|
收稿日期: 2024-06-28
|
|
基金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M720733);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FBJY20230316);福建师范大学学科重点建设项目(Y0722205A06) |
作者简介: 鲁保林,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1]任保平,豆渊博.新质生产力: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4(3):5-16. [2]杨虎涛.从历史维度深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J].红旗文稿,2024(10):29-32. [3]刘刚.工业发展阶段与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11):111-125. [4]方敏,杨虎涛.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新质生产力及其形成发展[J].经济研究,2024(3):20-28. [5]黄瑾,唐柳.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N].光明日报,2024-02-20(11). [6]林岗,张宇.生产力概念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3(9):5-10.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鲁保林,梁永坚.“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再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21(7):74-82. [10]段忠桥.重释历史唯物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3]林岗.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兼析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结构和内在矛盾[J].哲学研究,1987(4):28-38.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15]王峰明.历史唯物主义:一种微观透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84. [1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35. [18]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26. [19]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2. [20]谢富胜.控制和效率: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理论与当代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37.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0.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0. [24]黄群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代化理论逻辑[N].光明日报,2021-03-12(11). [25]王昌林,姜江,盛朝讯,等.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与启示[J].全球化,2015(9):39-49+117+133. [26]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6(6):87-106+206. [27]杨承训.党领导经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谛[J].红旗文稿,2018(9):24.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9]黄群慧.新发展理念:一个关于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体系[J].经济学动态,2022(8):13-24. [30]黄瑾,李建平.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新内涵[J].经济研究参考,2021(10):106-118. [31]宋磊,孟捷.富士康现象的起源、类型与演进[J].开放时代,2013(4):125-136. [3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 [33]宋磊.后发优势论的隐形结构及其中国意义[J].开放时代,2020(6):147-161+9. |
[1] |
尹庆双, 肖磊. 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29-38. |
[2] |
杨杰, 虞朝圣. 市场准入制度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准自然实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94-108. |
[3] |
陈享光, 王艺宣. 科技金融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109-122. |
[4] |
张广辉, 杨震.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安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68-78. |
[5] |
孙世强, 侯耀威.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14-128. |
[6] |
赵峰, 由政, 季雷.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新进展及其现实检视——基于2000~2019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利润率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3-26. |
[7] |
孙崇明.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57-65. |
[8] |
蒋永穆, 赖珩瑗.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内在逻辑、重要共识与未来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5-15. |
[9] |
夏后学, 白俊红, 孙晋云. 内循环视阀下的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兼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90-102. |
[10] |
朱燕.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52-59. |
[11] |
岳奎, 曲秀玲. 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维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15-21. |
[12] |
朱宝清, 高岭. 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史探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16-31. |
[13] |
王平. 新质生产力条件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塑造与调适[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5-15. |
[14] |
陈享光, 张志强. 农业生产条件建设、资本下乡与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变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86-94. |
[15] |
沈文玮, 吴俊芳. 数字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关系民主治理的机遇与挑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95-10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