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本论》中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批判—建构”逻辑 |
李傲挺 |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
|
|
摘要 国内外学界关于《资本论》中是否有生态思想的长期争论,很大程度上是忽视了《资本论》中自然概念的特殊性。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自然概念有着显著的具象性特征,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语境下,通常将自然理解为支撑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具体的物质要素,这为我们把握马克思生态思想提供了概念基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贯穿于《资本论》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呈现出“批判—建构”的文本逻辑:对资本主义生态自反性产生机制的揭示,寓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与具体资本形式的批判之中,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了自然资源的全民公有并纳入共同控制、实现生产协同与集中的必然性,以及对自然进行长期且必要的价值补偿等未来社会人与自然交往的一般原则。这可为当代中国健全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构建生态经济体系、驾驭资本并规制资本负效应,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指导。
|
|
关键词 :
生态批判,
马克思生态思想,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
收稿日期: 2024-05-10
|
|
基金资助: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2022JZDZ007) |
作者简介: 李傲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研究。 |
[1]Hughes J.Ecolog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3. [2]斋藤幸平.人类世的“资本论”[M].王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17. [3]乔纳森·休斯.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M].张晓琼,侯晓滨,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141. [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58. [5]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吴仲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77. [6]Foster J.B.,Burkett P.The Dialectic of Organic/Inorganic Relations: Marx and the Hegelian Philosophy of Nature[J].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2000,13(4):403-42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林祥磊.梭罗、海克尔与“生态学”一词的提出[J].科学文化评论,2013(10):18-28. [10]马振兴,胡泽,张伟,等.中、外文“生态学”一词之最初起源及定义考证[J].生物学通报,2017(11):9-1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93.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1. [13]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14]林育真,付荣恕.生态学(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3.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1. [17]赵麑,刘衍峰.《资本论》生态思想的出场逻辑、内涵要义与当代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24(1):27-35. [18]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1] |
吴大娟.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精神生产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兼谈古典经济学精神生产理论的失误[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81-89. |
[2] |
元晋秋. 马克思恩格斯对洛贝尔图斯的三次评说及其理论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35-43. |
[3] |
宋宪萍. 西方发达国家贸易垄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26-35. |
[4] |
卢鑫, 刘新刚. 《资本论》“国际价值”范畴及其当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51-61. |
[5] |
孔祥利, 侍萱. 《资本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共性、批判与超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5-16. |
[6] |
史玲.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对《资本论》的五重误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17-25. |
[7] |
荣兆梓. 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历史的回顾[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36-51. |
[8] |
谢地, 袁一瀛. 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0(10): 43-54. |
[9] |
赵麑, 刘衍峰. 《资本论》生态思想的出场逻辑、内涵要义与当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1(1): 27-35. |
[10] |
许兴亚. 我国当前资本理论研究中的若干方法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5(7): 5-14. |
[11] |
叶凌寒, 李建建. 胡培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探索与学术贡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5(7): 71-82. |
[12] |
王峰明. 如何认识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基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4(6): 5-12. |
[13] |
陈龙. 再论《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相一致”问题——兼与黄瑾教授请教[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4(6): 80-87. |
[14] |
岑树田, 葛扬. 创新激励、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技术进步[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4(6): 88-101. |
[15] |
丁堡骏, 吴霞. 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个唯物史观发现和深化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3(5): 5-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