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
朱燕 |
山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济南 250358 |
|
|
摘要 在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视域中,新质生产力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变革劳动过程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结果,是具有内生动力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力。在科技与分工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提升的新质生产力,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在理论逻辑上,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而且能改变我国在国际大循环分工体系中的“技术——工业型依附”,从而建立起“以我为主”的可靠全球价值链,使对外经济关系服从内部产业发展的需要。在现实路径上,数字经济和高质量FDI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分工深化发展,形成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质生产力。从国内层面来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不仅可以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而且可以增加专业化分工环节、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从而有利于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从国际层面看,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FDI质量,不仅可以发挥技术溢出效应,而且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际分工深化发展,从而实现高水平的开放创新,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
|
关键词 :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数字经济,
高质量FDI
|
收稿日期: 2024-03-30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KS111) |
作者简介: 朱燕,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
[1]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001).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00.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3-12-13(001).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8. [7]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求是,2022(2):4-8. [8]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毛里金,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恩佐·法勒托.拉美的依附性及发展[M].单楚,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71. [10]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M].高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0. [1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12]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J].求是,2020(21):4-10. [1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
[1] |
蒋永穆, 赖珩瑗.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内在逻辑、重要共识与未来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5-15. |
[2] |
夏后学, 白俊红, 孙晋云. 内循环视阀下的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兼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90-102. |
[3] |
胡莹. 论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革命[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22-34. |
[4] |
燕连福, 赵卉心. 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7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86-96. |
[5] |
岳奎, 曲秀玲. 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维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15-21. |
[6] |
王平. 新质生产力条件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塑造与调适[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5-15. |
[7] |
朱宝清, 高岭. 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史探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16-31. |
[8] |
张新宁, 蔡薛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以列宁实施全俄电气化计划为历史镜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42-50. |
[9] |
李炳炎, 余飞.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5-15. |
[10] |
沈文玮, 吴俊芳. 数字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关系民主治理的机遇与挑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95-104. |
[11] |
郝彬凯. 高质量利用外资支撑新质生产力涌现: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16-25. |
[12] |
张彭. 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75-86. |
[13] |
谢鹏俊, 曾立, 刘书雷, 沈雪石.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唯物史观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26-35. |
[14] |
王文泽. 以智能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支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2(2): 105-115. |
[15] |
韩喜平, 马丽娟. 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2(2): 20-2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