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魁早,黄姿,王思曼.数字经济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2):90-112. [2]江小涓,孟丽君.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管理世界,2021(1):1-19. [3]焦豪,崔瑜,张亚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高技能创业人才吸引[J].经济研究,2023(12):150-166. [4]余泳泽,潘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结构升级滞后并存之谜——基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视角的解释[J].经济研究,2019(3):150-165. [5]戴魁早,李晓莉,骆莙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要素市场发展与服务业结构升级[J].财贸经济,2020(10):129-146. [6]唐保庆,邱斌,孙少勤.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区域失衡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偏离度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8(8):147-162. [7]钟晓君.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业结构升级: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8):155-164. [8]侯晓晔,苑春荟.制造业服务化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动态GMM和SFA方法的实证分析[J].预测,2021(3):90-96. [9]付鑫,张威,李俊.中国服务开放与服务业效率——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检验[J].经济体制改革,2022(2):107-113. [10]王文,牛泽东,孙早.工业机器人冲击下的服务业:结构升级还是低端锁定[J].统计研究,2020(7):54-65. [11]伏开宝,陈宪.后工业化时期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1(3):181-190. [12]戚聿东,刘翠花,丁述磊.数字经济发展、就业结构优化与就业质量提升[J].经济学动态,2020(11):17-35. [13]杨秀云,从振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中州学刊,2023(5):42-49. [14]刘国武,李君华,汤长安.数字经济、服务业效率提升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南方经济,2023(1):80-98. [15]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2011(4):4-14. [16]刘洋.数字经济、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J].经济与管理,2023(2):68-75. [17]Acemoglu D, Restrepo P. The Race between Man and Machine: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 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8,108(6):1488-1542. [18]郭凯明.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J].管理世界,2019(7):60-77+202-203. [19]许宪春,张美慧.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0(5):23-41. [20]Yilmaz S, Haynes K E, Dinc M. Geographic and Network Neighbors: Spillover Effects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2, 42(2):339-360. [21]Keller W. Trade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echnology[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7(1):5-24. [22]生延超,李辉.中国互联网规模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J].地理科学,2018(9):1402-1411. [23]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10):65-76. [24]王龙杰,曾国军,毕斗斗.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J].地理学报,2019(2):366-378. [25]段文斌,刘大勇,皮亚彬.现代服务业聚集的形成机制:空间视角下的理论与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16(3):144-165. [26]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季刊),2020(4):1401-1418. [27]宣烨.要素价格扭曲、制造业产能过剩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J].经济学动态,2019(3):91-104. [28]韩兆安,赵景峰,吴海珍.中国省际数字经济规模测算、非均衡性与地区差异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8):164-181. [29]黄群慧,余泳泽,张松林.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9(8):5-23. [30]Nunn N, Qian N. US Food Aid and Civil Conflic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6):1630-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