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以列宁实施全俄电气化计划为历史镜鉴 |
张新宁, 蔡薛文 |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
|
|
摘要 2024年是列宁逝世100周年。100多年前,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全俄电气化计划的理论创新。他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在生产力层面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引领现代化建设;在生产关系层面创新有利于实施电气化计划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在经济体制层面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活跃国内市场;在对外交流层面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列宁实施的全俄电气化计划,在经济建设中重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在技术创新中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有机统一;在资源配置中重视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统一;在对外交流中重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有机统一。列宁提出并实施的全俄电气化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
关键词 :
列宁,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
收稿日期: 2023-12-28
|
|
基金资助:2020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22MZD013);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2024年度研究专题 |
通讯作者:
蔡薛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作者简介: 张新宁,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
[1]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7-08(001). [2]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拉比诺维奇,霍德扎耶夫.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及其实现[M].清河,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4. [6]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商德文.列宁经济思想发展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9]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张新宁.论列宁对市场经济与生产社会化内在联系的揭示[J].经济纵横,2020(7):25-31 [17]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作总结讲话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N].人民日报,2023-12-13(001). [1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
[1] |
常庆欣, 郑子婕.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丰富意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5-14. |
[2] |
朱燕.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52-59. |
[3] |
燕连福, 赵卉心. 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7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86-96. |
[4] |
吕佳翼. 《资本论》的辉煌续集及其当代意义——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研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60-68. |
[5] |
岳奎, 曲秀玲. 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维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15-21. |
[6] |
刘欢. 列宁保障苏俄粮食安全思想的生成逻辑、内容要义及新时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32-41. |
[7] |
于金富, 蔺大勇. 守正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与基本规律[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60-67. |
[8] |
刘泽. 中国式现代化是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79-85. |
[9] |
李炳炎, 余飞.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5-15. |
[10] |
于安龙.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演进历程、属性特征与路径指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38-48. |
[11] |
钱水土, 方立凯.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115-128. |
[12] |
罗浩轩. 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基于福特主义及其在全球扩散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75-87. |
[13] |
林艳丽, 江润泽, 刘嘉卿. 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动态演进与地区差异[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116-128. |
[14] |
孔祥利, 侍萱. 《资本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共性、批判与超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5-16. |
[15] |
刘春莲, 陈扬扬, 李茂林.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证[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3(3): 80-9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