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
尹庆双a,b, 肖磊a,c |
西南财经大学 a.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b.公共管理学院;c.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74 |
|
|
摘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机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线索和核心问题。新质生产力包含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生成逻辑。要形成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新功能,加强对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制度供给,不断提升制度激励效应。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各种堵点和卡点,在很大程度上与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产业转型中政府与市场协调度、适应性密切关联,亟需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的高效协同作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创新要素和资源高效配置,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
关键词 :
新质生产力,
政府和市场关系,
创新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
收稿日期: 2024-10-15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A023);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23JDSZK090) |
作者简介: 尹庆双,西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公共管理研究;肖磊,西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研究。 |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4-07-22(001). [2]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4]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好宁夏篇章[N].人民日报,2024-06-22(001). [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0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8. [8]亨利·切萨布鲁夫.开放式创新[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22:45. [9]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7. [10]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0(002).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1] |
杨杰, 虞朝圣. 市场准入制度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准自然实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94-108. |
[2] |
陈享光, 王艺宣. 科技金融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109-122. |
[3] |
张广辉, 杨震.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安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68-78. |
[4] |
孙世强, 侯耀威.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14-128. |
[5] |
鲁保林, 谢辉. 论新质生产方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66-74. |
[6] |
赵峰, 由政, 季雷.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新进展及其现实检视——基于2000~2019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利润率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3-26. |
[7] |
孙崇明.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57-65. |
[8] |
蒋永穆, 赖珩瑗.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内在逻辑、重要共识与未来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5-15. |
[9] |
夏后学, 白俊红, 孙晋云. 内循环视阀下的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兼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90-102. |
[10] |
朱燕.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52-59. |
[11] |
岳奎, 曲秀玲. 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维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15-21. |
[12] |
王平. 新质生产力条件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塑造与调适[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5-15. |
[13] |
朱宝清, 高岭. 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史探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16-31. |
[14] |
李炳炎, 余飞.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5-15. |
[15] |
郝彬凯. 高质量利用外资支撑新质生产力涌现: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16-2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