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
孙崇明1,2 |
1.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2.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
|
|
摘要 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然而,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进程中正处于“爬坡过坎”阶段,面临传统模式束缚与战略规划缺失,资源支持掣肘与系统整合不足,决策效率低下与监督管理不善等多重梗阻。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能够通过创新的“理念—结构—制度”体系,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理念重塑、支持结构优化以及运行机制完善。为此,应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及改革体制机制等系统性举措,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
|
关键词 :
新质生产力,
赋能,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内在机理,
实现路径
|
收稿日期: 2024-07-10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Z00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MLC004);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B/2022/01/98) |
作者简介: 孙崇明,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 |
[1]管珊.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与效能优化——基于鲁中典型村的历时性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2024(1):146-160. [2]张龙,张新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共同富裕:逻辑关联、实践过程与路径选择——基于“战旗道路”的经验观察[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27-35. [3]胡颖廉.市场和社会共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基于51位县委书记访谈文本的扎根理论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5):54-64. [4]栾健,张哲晰.兼顾效率与公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J].经济学家,2024(1):118-128. [5]汪倩倩.共同富裕导向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何以冲破藩篱?[J].现代经济探讨,2023(12):110-116. [6]李佼瑞,韩皙.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3(5):81-91. [7]余丽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内涵特征、实践路径、发展限度——基于天津、山东、湖北三地的实地调查[J].农村经济,2021(6):17-24. [8]赵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何以促进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双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3(8):60-83. [9]舒展,曾耀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现实困境与可能路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44-152. [10]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56.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0. [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01). [13]《求是》杂志评论员.深刻认识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J].求是,2024(5):39-41. [14]胡学英.共同富裕目标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以江西省为例证[J].经济论坛,2022(6):83-93. [15]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2012:410. [17]李军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命题也是改革命题[J].人民论坛,2024(6):14-17. [18]尹俊,孙巾雅.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J].改革,2024(5):45-53. [19]曹前满.论共同富裕、共享发展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取向[J].当代经济研究,2023(5):97-106. [20]徐鹏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J].财经科学,2023(12):68-81. [21]贺雪峰.乡村振兴与农村集体经济[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85-192. [22]李卓.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陕西省袁家村的经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80-91. [23]郭晓鸣,张耀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逻辑、领域拓展及动能强化[J].经济纵横,2022(4):87-95. |
[1] |
尹庆双, 肖磊. 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29-38. |
[2] |
杨杰, 虞朝圣. 市场准入制度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准自然实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94-108. |
[3] |
陈享光, 王艺宣. 科技金融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109-122. |
[4] |
李天姿, 王宏波, 金栋昌. 共有资本: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运作形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39-48. |
[5] |
张广辉, 杨震.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安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68-78. |
[6] |
孙世强, 侯耀威.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14-128. |
[7] |
陈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内涵、发展现状及实践进路[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47-56. |
[8] |
鲁保林, 谢辉. 论新质生产方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66-74. |
[9] |
赵峰, 由政, 季雷.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新进展及其现实检视——基于2000~2019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利润率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3-26. |
[10] |
蒋永穆, 赖珩瑗.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内在逻辑、重要共识与未来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5-15. |
[11] |
夏后学, 白俊红, 孙晋云. 内循环视阀下的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兼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90-102. |
[12] |
朱燕.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52-59. |
[13] |
岳奎, 曲秀玲. 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维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15-21. |
[14] |
朱宝清, 高岭. 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史探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16-31. |
[15] |
王平. 新质生产力条件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塑造与调适[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5-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