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  2025, Vol. 353 Issue (1): 57-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孙崇明1,2
1.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2.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全文: PDF (1375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然而,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进程中正处于“爬坡过坎”阶段,面临传统模式束缚与战略规划缺失,资源支持掣肘与系统整合不足,决策效率低下与监督管理不善等多重梗阻。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能够通过创新的“理念—结构—制度”体系,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理念重塑、支持结构优化以及运行机制完善。为此,应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及改革体制机制等系统性举措,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孙崇明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内在机理实现路径    
收稿日期: 2024-07-10     
PACS:  F321.32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Z00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MLC004);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B/2022/01/98)
作者简介: 孙崇明,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
引用本文:   
孙崇明.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57-65.
链接本文:  
http://www.ddjjyj.com/CN/     或     http://www.ddjjyj.com/CN/Y2025/V353/I1/57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