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技术”协同式发展: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逻辑及其路径 |
张青兰, 蒋永强 |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631 |
|
|
摘要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对其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低空飞行技术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而新质生产力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要素则为其提供了方向指引、内在驱动和核心支撑,能在新型劳动者的主体建构、新型劳动资料的创新升级、新型劳动对象的丰富拓展中实现“产业—技术”一体化、协同式发展。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素和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境遇看,我国仍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和创新技术落后、资本支持不足的困境。新征程上,必须要针对现有问题,切实在加强人才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发展耐心资本等方面取得进展,提升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空经济的主体基础、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
|
|
关键词 :
低空经济,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低空飞行,
高质量发展
|
收稿日期: 2024-12-03
|
|
基金资助: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培育项目(ZDPY2301) |
作者简介: 张青兰,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蒋永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1]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EB/OL].(2024-04-01)[2024-12-05].https://www.news.cn/tech/20240401/6abeca2681da4bfe8a28dabc999a72b1/c.html. [2] 沈映春.低空经济:“飞”出新赛道[J].人民论坛,2024(8):74-79. [3] 张夏恒.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1):112-122. [4] 张嘉昕,许倩.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24(8):63-70. [5] 刘先江,宋丹,徐政.以低空经济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134-144. [6] 李牧南,谢天琪.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路:依托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J].科技管理研究,2024(17):1-9. [7] 宋冬林、谢文帅.发展低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6):5-12. [8] 钟成林,胡雪萍.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逻辑与提升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5):84-93. [9]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01).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8. [11] 程恩富,陈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当代经济研究,2023(12):14-23. [12] 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发展低空经济具备较好基础[N].科技日报,2024-04-18(002).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0. [14] 肖巍.从马克思主义视野看发展新质生产力[J].思想理论教育,2024(4):12-19. [15] 低空经济的未来布局[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15):14. [16] 童亚新,蒋永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动力要素与实践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24(4):72-78. [17] 张夏恒.低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阻碍及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25(1):17-23. [18] 民航局.2020年通用和小型运输运行概况[EB/OL].(2021-02-24)[2024-12-05].https://ga.buaa.edu.cn/info/1013/1631.htm [19] 宋丹,徐政.低空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4(5):65-75. [20] 民航局: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N].经济参考报,2024-02-29(002). [21] 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习《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N].人民日报,2024-04-23(010). [22] 董念清.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0-117. [23] 沈映春,张豪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96-108. [24] 李世杰.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南自由贸易港低空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15):76-83. [25] 沈映春,赵雨涵,周昕怡.低空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逻辑框架与战略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25(2):104-112. [26] 王曙光,梁爽.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发展与投融资体制变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2):30-38+2. [27] 郧彦辉.以耐心资本助力低空经济“高飞”[N].学习时报,2024-11-27(002). [28] 周钰哲.低空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要素分析与实现路径[J].东南学术,2024(4):87-97. |
[1] |
丁志帆. 信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突破路径与政策供给[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7(5): 81-89. |
[2] |
祝宏辉, 宋梦飞, 吴秋屹.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发展困境与发展思路[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7(5): 90-98. |
[3] |
丁晓钦, 侯婉月. 生产力质态的结构性变革及其现实启示——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5-14. |
[4] |
赵景龙.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约束条件与突破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27-42. |
[5] |
李哲, 王成云. 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与培育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43-51. |
[6] |
安强身, 刘佳利. 金融科技赋能城乡产业融合:作用机制与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96-113. |
[7] |
汤吉军, 王晓蕾. 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51-60. |
[8] |
贾利军, 乔岩. 加快构建高端中间品创新网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83-92. |
[9] |
胡磊.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双重驱动、双面效应与双维制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41-50. |
[10] |
龚志民, 雷沁, 伍中信. 数字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116-128. |
[11] |
尹庆双, 肖磊. 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29-38. |
[12] |
杨杰, 虞朝圣. 市场准入制度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准自然实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94-108. |
[13] |
陈享光, 王艺宣. 科技金融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109-122. |
[14] |
张广辉, 杨震.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安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68-78. |
[15] |
鲁保林, 谢辉. 论新质生产方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66-7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