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发展困境与发展思路 |
祝宏辉1,2, 宋梦飞1, 吴秋屹1 |
1.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2.新疆兵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新疆 石河子 832000 |
|
|
摘要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能。要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要深刻把握其内涵特征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从内涵特征看,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动力内核,以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为发展方向,是更先进的农业生产力;从发展困境看,我国当前新型农业人才相对不足、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融合不足、新型农业技术采纳成本过高;从发展思路看,要建立健全农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土地流转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大对新型农业技术的补贴与风险保障尝试,从而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
|
关键词 :
农业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
|
收稿日期: 2024-08-07
|
|
基金资助: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计划(2023CB008-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2022G249) |
作者简介: 祝宏辉,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宋梦飞,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 |
[1]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001). [2] 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11. [3]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01). [4] 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 [5] 彭绪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发展路径与关键着力点[J].经济纵横,2024(3):23-30. [6] 蒋永穆,乔张媛.新质生产力:逻辑、内涵及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24(1):10-18+211. [7] 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6):127-145. [8] 朱迪,叶林祥.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动态演变[J].统计与决策,2024(9):24-30. [9] 徐波,王兆萍,余乐山,等.新质生产力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24(4):35-49. [10] 黄群慧,盛方富.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J].改革,2024(2):15-24. [11]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J].求是,2023(16):4-8. [12] 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求是,2023(6):4-17. [13] 万长松,徐志源,柴亚杰.新质生产力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6. [14] 马晓河,杨祥雪.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24(4):4-12. [15] 毛世平,张琛.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24(4):36-46. [16] 罗必良,耿鹏鹏.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脉络、基本内核与提升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4(4):13-26. [17] 陈龙.小农视角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24(4):92-98. [18] 涂圣伟.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23(1):84-92. [19] 朱晶,臧星月,李天祥.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农村经济,2021(9):2-21. [20] 贾丽民,郭潞蓉.唯物史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动力源探析[J].理论探讨,2024(2):86-94. [21] 岳奎,曲秀玲.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维度[J].当代经济研究,2024(8):15-21. [22] 郭晗,侯雪花.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1):21-30. [23] 蒋永穆,薛蔚然.新质生产力理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框架与路径设计[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4(5):81-92. |
[1] |
丁志帆. 信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突破路径与政策供给[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7(5): 81-89. |
[2] |
张青兰, 蒋永强. “产业—技术”协同式发展: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逻辑及其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7(5): 47-55. |
[3] |
赵景龙.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约束条件与突破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27-42. |
[4] |
龚志民, 雷沁, 伍中信. 数字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116-128. |
[5] |
张广辉, 杨震.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安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68-78. |
[6] |
赵峰, 由政, 季雷.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新进展及其现实检视——基于2000~2019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利润率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3-26. |
[7] |
蒋永穆, 赖珩瑗.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内在逻辑、重要共识与未来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5-15. |
[8] |
秦书生, 高琦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动因、核心内容与重要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16-25. |
[9] |
夏后学, 白俊红, 孙晋云. 内循环视阀下的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兼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90-102. |
[10] |
燕连福, 赵卉心. 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7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86-96. |
[11] |
岳奎, 曲秀玲. 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维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15-21. |
[12] |
张新宁, 蔡薛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以列宁实施全俄电气化计划为历史镜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42-50. |
[13] |
李炳炎, 余飞.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5-15. |
[14] |
钱水土, 方立凯.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115-128. |
[15] |
罗浩轩. 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基于福特主义及其在全球扩散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75-8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