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双重驱动、双面效应与双维制度 |
胡磊 |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上海 201602 |
|
|
摘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劳动过程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系统性变革,内蕴“科技创新—要素质变—产业升级”的科技内驱逻辑和“制度改革—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外驱逻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持续不断的创造性破坏过程,既具有创造新生产方式、新产业、新就业岗位等创造性效应,又潜伏着投资泡沫效应、收入极化效应、就业挤出效应等破坏性效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呼唤制度的双维创新,既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最大化激发创造性效应所必需的创新环境,又要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风险防控制度,形成尽可能减少破坏性效应的体制机制,进而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外动力和制度保障。
|
|
关键词 :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制度改革,
创造性破坏,
生产关系
|
收稿日期: 2024-10-21
|
|
基金资助: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院级重大项目(2022ZYZD-02) |
作者简介: 胡磊,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经济学研究。 |
[1]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001).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3-12-13(001). [3]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4]习近平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1-20(001). [5]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N].人民日报,2024-03-06(001). [6]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4-06-25(001). [7]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4-07-22(00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12]习近平.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7(1):1-7.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54.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杨虎涛.从历史维度深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J].红旗文稿,2024(10):29-32.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99. [17]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18]李桂花,李旭东.新质生产力的分配向度: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之契合性论析[J].经济问题,2024(6):18-26. [19]杨虎涛,方敏.生产力的质变:表征、动力与过程[J].财经问题研究,2024(8):3-21. [20]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62. [21]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55. |
[1] |
丁晓钦, 侯婉月. 生产力质态的结构性变革及其现实启示——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5-14. |
[2] |
李哲, 王成云. 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与培育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43-51. |
[3] |
安强身, 刘佳利. 金融科技赋能城乡产业融合:作用机制与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96-113. |
[4] |
汤吉军, 王晓蕾. 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51-60. |
[5] |
贾利军, 乔岩. 加快构建高端中间品创新网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83-92. |
[6] |
龚志民, 雷沁, 伍中信. 数字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116-128. |
[7] |
尹庆双, 肖磊. 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29-38. |
[8] |
杨杰, 虞朝圣. 市场准入制度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准自然实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94-108. |
[9] |
陈享光, 王艺宣. 科技金融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109-122. |
[10] |
张广辉, 杨震.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安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68-78. |
[11] |
鲁保林, 谢辉. 论新质生产方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66-74. |
[12] |
孙世强, 侯耀威.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14-128. |
[13] |
赵峰, 由政, 季雷.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新进展及其现实检视——基于2000~2019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利润率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3-26. |
[14] |
孙崇明.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57-65. |
[15] |
蒋永穆, 赖珩瑗.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内在逻辑、重要共识与未来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5-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