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
汤吉军, 王晓蕾 |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沈阳 110036 |
|
|
摘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本质属性与功能使命决定其必然要充当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因此,要深刻理解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将打造高水平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治理体系、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选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
关键词 :
国有企业,
新质生产力,
生产关系,
科技创新
|
收稿日期: 2024-10-10
|
|
基金资助: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SY20230103Z) |
作者简介: 汤吉军,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王晓蕾,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
[1]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4-07-18)[2024-08-18].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3409.htm. [3]王朝科.从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考察[J].上海经济研究,2024(3):14-30. [4]任保平.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J].经济研究,2024(3):12-19. [5]孟捷,韩文龙.新质生产力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J].经济研究,2024(3):29-33. [6]洪银兴.新质生产力及其培育和发展[J].经济学动态,2024(1):3-11. [7]宋佳,张金昌,潘艺.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管理,2024(6):1-11. [8]乔晓楠,马飞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分析框架:理论机理、测度方法与经验证据[J].经济纵横,2024(4):12-28. [9]史丹,孙光林.数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4(4):12-30. [1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01). [11]胡叶琳,黄速建.再论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功能[J].经济管理,2022(12):28-45. [12]沈伯平.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国有企业的使命任务[J].红旗文稿,2024(10):26-28. [13]林毅夫,文永恒,顾艳伟.国有企业与经济增长:基于基础设施的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22(6):15-26. [14]王思文,孙亚辉.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23):131-140. [15]柳学信,孔晓旭,王凯.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与董事会异议——基于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投票的证据[J].管理世界,2020(5):116-133. [16]李金城,姚毓春.数字经济赋能国有企业创新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经济学家,2024(6):95-106. |
[1] |
丁晓钦, 侯婉月. 生产力质态的结构性变革及其现实启示——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5-14. |
[2] |
李哲, 王成云. 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与培育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43-51. |
[3] |
安强身, 刘佳利. 金融科技赋能城乡产业融合:作用机制与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96-113. |
[4] |
贾利军, 乔岩. 加快构建高端中间品创新网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83-92. |
[5] |
胡磊.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双重驱动、双面效应与双维制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41-50. |
[6] |
龚志民, 雷沁, 伍中信. 数字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116-128. |
[7] |
张广辉, 杨震.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安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68-78. |
[8] |
尹庆双, 肖磊. 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29-38. |
[9] |
杨杰, 虞朝圣. 市场准入制度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准自然实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94-108. |
[10] |
陈享光, 王艺宣. 科技金融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109-122. |
[11] |
孙世强, 侯耀威.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14-128. |
[12] |
鲁保林, 谢辉. 论新质生产方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66-74. |
[13] |
赵峰, 由政, 季雷.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新进展及其现实检视——基于2000~2019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利润率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3-26. |
[14] |
孙崇明.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57-65. |
[15] |
蒋永穆, 赖珩瑗.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内在逻辑、重要共识与未来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5-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