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字商品价值的时间审思 |
胡莹, 王瑜 |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275 |
|
|
摘要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揭示了时间与价值之间的本质联系,使得商品价值能够通过时间来呈现。数字商品生产过程是数字劳动过程和数字商品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数字雇佣劳动创造了数字商品价值,数字非雇佣劳动参与了数字商品的价值创造。在劳动时间方面,数字商品价值内含的劳动时间主要由延长的剩余劳动时间和无酬劳动时间所构成;而在转移时间方面,数字商品的价值转移时间包括数字化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时间和数字商品的迭代更新时间两方面;至于流通时间,则是数字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呈现出的时空同步化、商品属性“产消即时化”和流通方式平台化。在数字交易空间的加持下,数字商品的流通时间大为缩短,数字商品价值加速实现。中国应积极发展数字技术,以提升数字生产力的效率。同时,也要注重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权益,增加劳动者的自由时间,实现劳动者自由而全面发展。
|
|
关键词 :
数字商品,
价值,
劳动时间,
转移时间,
流通时间
|
收稿日期: 2024-08-23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4AZD011) |
作者简介: 胡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王瑜,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
[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重读《资本论》(增订本)[M].胡志国,陈清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1. [2]吴欢,卢黎歌.数字劳动、数字商品价值及其价格形成机制——大数据社会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解释[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10-316. [3]黄静秋,邓伯军.数字经济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延伸与发展[J].理论月刊,2023(4):85-92. [4]王姝楠,张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中的数字商品二因素[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3):1-8. [5]石先梅.非物质劳动与数字商品的劳动价值论审视[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3):141-148.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曹晓勇,王桂艳.数字商品:数字资本主义研究的理论起点[J].理论月刊,2022(4):55-61. [8]吴宏洛,孙璇.当代资本主义数字经济中的异化劳动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21(6):24-33. [9]高晓红,单鑫.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42-52. [10]崔学东,曹樱凡.“共享经济”还是“零工经济”?——后工业与金融资本主义下的积累与雇佣劳动关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1):22-36. [11]Dallas W.Smythe.Communications:Blindspot of Western Marxism[J].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1977,1(3):1-27. [12]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M].周延云,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3]胡莹,梁雅芳.数据商品的价值问题探析[J].经济纵横,2022(10):1-7. [1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4-08-29)[2024-12-26].https://www.cnnic.net.cn/NMediaFile/2024/0911/MAIN1726017626560DHICKVFSM6.pdf. [15]温旭.对数字资本主义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2(6):46-51. [16]陈尧.数字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基于垄断资本积累、空间权力扩张双重视角[J].理论月刊,2023(9):84-93.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8. [18]张亮.数字资本主义“流通视域”观照下的反思与批判——数字技术赋能资本流通的加速与重塑[J].当代经济研究,2022(8):26-37.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2. [20]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06:35. [21]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296. [22]沈天怡,李瑞德.时间演化与资本逻辑:从工业资本主义到数字资本主义[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2-58. [23]姜英华.数字资本的时间变构与时间规训及其异化后果[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1-19. [24]蝉妈妈智库.2023年抖音电商年报[EB/OL].(2024-02-05)[2024-12-26].https://aigc.idigital.com.cn/djyanbao/%E3%80%90%E8%9D%89%E5%A6%88%E5%A6%88%E6%95%B0%E6%8D%AE%E3%80%912023%E5%B9%B4%E6%8A%96%E9%9F%B3%E7%94%B5%E5%95%86%E5%B9%B4%E6%8A%A5-2024-02-05.pdf. [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7. |
[1] |
许光伟. 《资本论》价值形式的思维学——关于《资本论》第二卷体系学地位的理论审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15-26. |
[2] |
吴大娟.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精神生产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兼谈古典经济学精神生产理论的失误[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81-89. |
[3] |
程恩富, 高斯扬. 智能经济及其相关论争的辨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44-51. |
[4] |
胡莹. 论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革命[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22-34. |
[5] |
元晋秋. 马克思恩格斯对洛贝尔图斯的三次评说及其理论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35-43. |
[6] |
刘道一. “资本批判”的概念逻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念论”的核心要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68-78. |
[7] |
褚希伟, 王婧卜. 科技金融政策对数字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116-128. |
[8] |
卢鑫, 刘新刚. 《资本论》“国际价值”范畴及其当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51-61. |
[9] |
简新华. 也谈资本增殖与价值增值和“资本一般”[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69-74. |
[10] |
张彭. 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75-86. |
[11] |
谢家新. 《资本论》所有的秘密都在于价值形态吗——对柄谷行人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59-68. |
[12] |
朱东波, 杨继国. 人工智能、价值创造与资本主义危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2(2): 30-40. |
[13] |
裴宏, 潘东奇. 再议“李嘉图学派解体”及其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2(2): 41-54. |
[14] |
刘明国, 杨富安, 袁敏. 美元价值管理及其对新时代人民币价值管理的启示——基于货币五重价值管理假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0(10): 55-65. |
[15] |
乔晓楠, 郝嘉鹏, 陈家骏. 中国城市的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与城市群发展新趋势[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1(1): 85-1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