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金融政策对数字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研究 |
褚希伟, 王婧卜 |
西安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西安 710613 |
|
|
摘要 科技金融政策是强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亦是促进数字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核心动能。基于2007~2022年中国230家沪深A股上市数字企业数据,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深入剖析科技金融政策对数字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效应及内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考察期内科技金融政策可正向促进数字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异质性检验表明,科技金融政策的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提振效应,对于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密集型与胡焕庸线东南区域的数字企业更为显著。机制检验显示,科技金融政策以缓解融资约束、提升数字技术创新水平两条路径为着力点,促进数字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鉴于此,为提高数字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需打造科技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生态圈,内外合力突破企业融资约束“软制约”,夯实数字技术创新底盘,多措并举增强科技金融政策效能。
|
|
关键词 :
科技金融政策,
数字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
融资约束,
数字技术创新
|
收稿日期: 2024-02-25
|
|
基金资助: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项目(23JP049) |
作者简介: 褚希伟,博士,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研究;王婧卜,博士,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研究。 |
[1]张矿伟,俞立平,张宏如,等.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23(10):96-108. [2]顾丽敏.创新链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逻辑与机制设计[J].现代经济探讨,2024(3):80-86.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EB/OL].(2022-08-05)[2024-04-2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15/content_5705464.htm. [4]李蕊,翟林营,张婕.外源性科技金融投入与企业创新效率[J].会计与经济研究,2023(5):127-145. [5]杜宝贵,廉玉金.科技金融驱动创新能力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基于中国内陆30个省域的FsQCA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23(2):135-142. [6]康艳玲,王满,陈克兢.科技金融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吗?[J].科研管理,2023(7):83-96. [7]姚战琪,李蕊.科技金融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评估[J].青海社会科学,2023(3):60-71. [8]杨媛棋,杨一帆,寇明婷.科技金融支持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研究[J].科研管理,2023(3):10-18. [9]盛斌,景光正.金融结构、契约环境与全球价值链地位[J].世界经济,2019(4):29-52. [10]石思威,文建东.包容性金融、数字服务贸易与价值链地位[J].经济问题探索,2022(9):148-165. [11]张梁雨,刘健.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纵横,2022(11):122-128. [12]杨水利,杨祎.技术创新模式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9(12):11-20. [13]屠年松,龚凯翔.技术创新、制度环境与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演进:基于外在经济冲击视角的再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22(4):63-75. [14]屠年松,龚凯翔.制造业自主创新、外国技术溢出与全球价值链地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88-101. [15]程锐.数字金融、融资困境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J].财经科学,2024(1):18-32. [16]肖旭,洪祥镇.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均衡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基于南北视角分析[J].技术经济,2022(12):62-76. [17]刘亦文,周韶成,陈熙钧.科技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6):17-23. [18]邹克,周益赞.科技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建设金融强国的理论背景[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4(1):75-91. [19]贾建锋,刘梦含.数字创业团队:内涵、特征与理论框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1(1):101-109. [20]夏杰长,张雅俊.数字化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24(3):41-50. [21]庞加兰,张思亲.陕西省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量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19):41-48. [22]Can Y,Zhen F,Xiaowei S, et al.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Finance Based on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Investor Confidence on Organizations' Financing Constraints[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2,933134-933134. [23]章迪平,张家辉.科技金融对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以浙江山区26县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3(17):79-87. [24]Golov R.S. Myl'nik V. V.Cloud Technology and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J].Russian Engineering Research,2022,42(4):410-411. [25]杨冕,刘萧萧,李振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促进劳动力就业吗?——来自“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证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4(1):190-207. [26]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22(5):100-120. [27]徐晓莉,郭容含.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23(11):114-126. [28]刘依凡,于津平,杨继军.城市群空间集聚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J].经济评论,2023(4):3-16. [29]武杰,李丹.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国际商务研究,2024(1):95-110. [30]吴小节,杨丹丹.企业管理能力、制度环境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J].国际贸易问题,2023(11):158-174. [31]张营营,许钊,彭硕毅.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了吗?[J].产业经济研究,2024(1):16-28. [32]姚战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能否促进绿色创新?[J].改革,2023(3):91-107. [33]秦晓丽,侯跃.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集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上市公司的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3(6):99-110. [34]吴一平,陈家和,李鹏飞.自动化技术应用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研究[J].财经研究,2023(7):4-18. [35]佟岩,刘柯慧,赵泽与,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客户集中度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77-194. [36]杨志才.城市规模扩张与资本回报率波动[J].城市问题,2023(11):84-93. [37]谭俊涛,徐雨珠,仇方道,等.基于企业尺度的江苏省工业韧性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23(12):2139-2149. [38]陈志龙.地理、集聚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的长期演变[J].人口与发展,2024(1):41-51. [39]许林,唐璐,徐玉发.数字化转型、创新活力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释效应[J].南方金融,2023(11):3-18. [40]陈俊.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的经济发展效应——来自城市行政审批改革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研究,2022(9):115-12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