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新变化 |
俞建群a,b |
福建师范大学 a.经济学院;b.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州 350117 |
|
|
摘要 生产力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每一次生产力大发展都会重塑国际竞争格局。同时,国际竞争新变化新特点也会深刻反作用于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百年大变局下,大国博弈加剧、科技主导权争夺白热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既给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也带来诸多挑战。我国要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生产力要素匹配层次、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创新型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引领全球治理,进而推动国际竞争良性发展,维护好国际竞争秩序。
|
|
关键词 :
新质生产力,
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秩序,
国际竞争格局
|
收稿日期: 2024-08-15
|
|
基金资助: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3年度一般项目(FJ2023XZB010) |
作者简介: 俞建群,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区域经济研究。 |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23-07-19(001). [2]习近平.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J].求是,2025(5):4-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郑志国.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89. [6]陈鹏.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博弈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82. [7]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1. [8]周淼.生产、垄断、帝国主义的变迁与当今时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8):81-89. [9]张一平.全球史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2. [10]杨亚非.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战略变迁、战略逻辑与战略影响[J].东南亚纵横,2024(2):1-26. [11]王寅鸽,陈积敏.当前国际变局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与应对[J].中国投资(中英文),2025(Z2):22-24. [12]刘卿.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J].国际问题研究,2024(2):1-20. [13]聚焦博鳌:新兴经济体E11国仍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力量[EB/OL].(2017-03-23)[2024- 07-08].https://www.chinanews.com/gn/2017/03-23/8181584.shtml. [14]周武英.IMF年会:加强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N].经济参考报,2024-10-23(001). [15]徐秀军,沈铭辉,任琳等.全球经济治理:旧秩序VS新规则[J].世界知识,2014(17):14-26. [16]约翰·B.福斯特,陈喜贵.垄断资本和新的全球化[J].国外理论动态,2003(6):6-8. [17]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4. [18]班代拉.美帝国的形成[M].舒建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65. [19]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01). [20]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N].求是,2024(11):4-8. [21]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N].人民日报,2024-03-21(001). |
[1] |
翟绪权.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体作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9(7): 39-48. |
[2] |
花冯涛, 孙述昇. 企业新质生产力能否抑制债务违约风险——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9(7): 111-128. |
[3] |
杨丹, 王乔冉, 周健, 刘自敏.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户增收——兼论数字素养的非对称影响效应[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8(6): 102-116. |
[4] |
江剑平, 李祎. 劳动偏向型再分配如何影响新质生产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8(6): 16-28. |
[5] |
徐彩慧, 韩文龙.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方法论和实践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8(6): 40-50. |
[6] |
张青兰, 蒋永强. “产业—技术”协同式发展: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逻辑及其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7(5): 47-55. |
[7] |
祝宏辉, 宋梦飞, 吴秋屹.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发展困境与发展思路[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7(5): 90-98. |
[8] |
丁晓钦, 侯婉月. 生产力质态的结构性变革及其现实启示——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5-14. |
[9] |
李哲, 王成云. 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与培育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43-51. |
[10] |
汤吉军, 王晓蕾. 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51-60. |
[11] |
贾利军, 乔岩. 加快构建高端中间品创新网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83-92. |
[12] |
胡磊.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双重驱动、双面效应与双维制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41-50. |
[13] |
龚志民, 雷沁, 伍中信. 数字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116-128. |
[14] |
张广辉, 杨震.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安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68-78. |
[15] |
尹庆双, 肖磊. 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29-3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