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坚持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基于马克思劳动及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 |
蒋南平, 张明明 |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0074 |
|
|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中国劳动者既是生产社会财富的主体,又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主体。正确理解劳动在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中的重要性,既要承认一切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及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共同劳动的必要性,又要彰显劳动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防止异化劳动的危害。异化劳动的危害主要有:劳动者生产的物质财富被私人占有;劳动自我异化的工人丧失更多取得收入的机会;劳动异化的工人会与美好生活疏离;劳动的异化将导致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本文在揭示异化劳动对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会产生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规避异化劳动的路径安排:一是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在初次分配中;二是构建劳动贡献导向的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机制;三是切实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侵犯劳动者自由劳动的权益;四是始终坚持劳动贡献为主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
|
|
关键词 :
新时代,
共同富裕,
劳动贡献,
异化劳动
|
收稿日期: 2022-09-12
|
|
基金资助:西南财经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2022);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C21JD009) |
作者简介: 蒋南平,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张明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李海舰,杜爽.推进共同富裕若干问题探析[J].重庆:改革,2021(12):1-15. [3]王春光.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基本定律与实践路径[J].北京:新视野,2022(3):19-27. [4]吴文新,程恩富.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实现的前提与四维逻辑[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21(11):5-19. [5]张占斌.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内涵、理论与路径[J].北京: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6):52-60. [6]李军军,李建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科学内涵、制度保障和分配改革[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2(10):35-42. [7]黄国武,邵小风,涂伟.共同富裕背景下劳动者8小时工作制的思辨:守正与创新[J].武汉:社会保障研究,2021(5):26-38. [8]刘长明,董庆强.共同富裕何以可能——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维度的考察[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1(12):49-61. [9]刘占虎.从共同劳动到共享劳动:共享发展的劳动正义基础[J].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20(9):96-104+159-160. [10]田超伟.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1):81-91. [11]高巍翔,刘璐.“共同富裕社会”劳动正义的中国逻辑[J].武汉:社会主义研究,2022(2):9-16. [12]徐志向,罗冬霞.人工智能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2(7):34-44. [13]付文军.共同富裕的政治哲学阐释[J].武汉:思想理论教育,2022(6):39-45.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9. [15]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北京:求是,2021(20):4-8.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9.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李俊青,刘帅光.契约执行力与产业结构: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北京:世界经济,2016(6):124-148.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6.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3.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43. [2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1. [2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2. [2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001). [29]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J].北京:求是,2022(10):4-9. [30]蔡万焕.深化对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N].光明日报,2022-05-31. [3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7. |
[1] |
徐春华, 乔长昭. 人工智能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审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93-103. |
[2] |
龚志民, 雷沁, 伍中信. 数字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116-128. |
[3] |
张小瑛, 冯昕睿. 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试析“玩劳动”等劳动新概念的局限性[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72-82. |
[4] |
李天姿, 王宏波, 金栋昌. 共有资本: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运作形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39-48. |
[5] |
宋文静, 任洲鸿. 数字经济背景下人才红利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60-69. |
[6] |
常庆欣, 郑子婕.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丰富意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5-14. |
[7] |
高敏, 洪亚军. 财政定向激励、技术融合式创新与共同富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117-128. |
[8] |
章贵军, 方若婷, 朱建平. 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之路探究——基于“收入、消费和财富”不平等的测度与比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88-104. |
[9] |
钱水土, 方立凯.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115-128. |
[10] |
王韬钦. 以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区域间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3(3): 37-48. |
[11] |
孙文华, 陆岷峰. 促进共同富裕:搭建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普惠金融体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3(3): 116-128. |
[12] |
陈姝兴, 张明明. 共同富裕视域下的农业强国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2(2): 84-93. |
[13] |
王婷, 高钰娜.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基于共同富裕测度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2(12): 102-112. |
[14] |
李子联, 张艳. 共同富裕的内涵与测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1(11): 88-101. |
[15] |
张志, 王军, 肖文东. 共同富裕视域下构建中国特色农民退休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0(10): 66-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