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同富裕视域下构建中国特色农民退休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张志1, 王军1, 肖文东2 |
1.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1130; 2.北京联合大学 商务学院,北京 100025 |
|
|
摘要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退休制度,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彰显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凸显了执政大党的历史自觉。坚强的领导核心、雄厚的经济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备的制度体系等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民退休制度创造了可行条件。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多种资金来源并存的农民养老金保障机制,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农民退休制度,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
关键词 :
农民退休制度,
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
养老金保障机制
|
收稿日期: 2024-01-15
|
|
基金资助: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重点项目(40303JA23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1FJLB03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SCJJ23ND421) |
通讯作者:
肖文东,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普惠金融研究。
|
作者简介: 张志,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研究;王军,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数字经济研究。 |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38. [3]谢德体委员建议:应设立农民“退休”制度[EB/0L].(2011-09-07)[2024-01-10].http://www.cppcc.gov.cn/2011/09/07/ARTI1315357310343557.shtml. [4]全国政协委员张亚忠:建议在河南率先实行农民退休转业补贴试点[EB/0L].(2018-03-04)[2024-01-10].https://news.youth.cn/2018qglhyc/201803/t20180304_11468066.htm. [5]王学坤委员:建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EB/0L].(2020-05-21)[2024-01-10].http://henan.china.com.cn/m/2020-05/21/content_41160049.html.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2. [8]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7. [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47-48.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1]陈光金.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N].人民日报,2021-12-28(009).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0L].(2013-01-31)[2024-01-10].https://www.gov.cn/jrzg/2013-01/31/content_2324293.htm. [13]魏后凯.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14. [14]黄炜,任昶宇,周羿.退休制度、劳动供给与收入消费动态[J].经济研究,2023(1):141-157. [15]Kyyr,Tomi.Early Retirement Policy in the Presence of Competing Exit Pathways: Evidence from Policy Reforms in Finland[J].Economica, 2015, 82(325):46-78. [16]李勇华,陈祥英.身份多元化和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困境及其化解路径[J].学术界,2017(1):84-93+323-324. [17]郑雄飞.新时代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的现实基础与战略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20(1):67-73. [18]聂建亮,董子越,吴玉锋.从“无休”到退休:农民退休的逻辑与制度设计[J].学习与实践,2021(7):73-84. [19]朱勤.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的改革路径——兼议农民退休制度[J].人民论坛,2020(25):80-84. [20]温乐平,程宇昌.农民退休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217-220. [21]钟文晶,罗必良.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资产逻辑[J].学术月刊,2022(11):38-53. [22]曹瑛.中国农民退休制度创新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24-26. [23]薛惠元,李林.土地流转视角下农民退休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0(4):94-100. [24]杨轶华,王昆.“以地自我养老”与“代际关系维护”——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策略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4):45-54+235. [25]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9-03-09(001). [26]孔祥智,何安华.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9):5-13. [27]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13. [28]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001). [29]树立改革全局观积极探索实践发挥改革试点示范突破带动作用[N].人民日报,2015-06-06(001). [3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3[EB/0L].(2023-12-01)[2024-09-01].https://www.stats.gov.cn/sj/ndsj/2023/indexch.htm. [31]班固.汉书: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3. [32]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022年12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EB/0L].(2022-12-30)[2024-01-10].http://www.npc.gov.cn/c2/c30834/202212/t20221230_320966.html. [33]扎实开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EB/0L].(2020-07-10)[2024-01-10].http://www.moa.gov.cn/xw/zwdt/202007/t20200710_6348455.htm. [34]营收超19万亿元!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9万家[EB/0L].(2023-09-07)[2024-01-10].https://www.163.com/dy/article/IE177TQ40514CQIE.html. [3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001). [36]2022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3%[EB/0L].(2023-01-30)[2024-01-10].https://www.gov.cn/xinwen/2023-01/30/content_5739270.htm. [37]贾洪波.刘易斯转折点、缴费负担转嫁与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趋势——理论推断与实际证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6-57. [38]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2-28)[2024-01-10].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28/content_5743623.htm. [39]财政部:2022年房产税3590亿元,同比增长9.5%[EB/OL].(2023-01-30)[2024-01-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6440940286297694&wfr=spider&for=pc.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1. |
[1] |
宋文静, 任洲鸿. 数字经济背景下人才红利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60-69. |
[2] |
高敏, 洪亚军. 财政定向激励、技术融合式创新与共同富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117-128. |
[3] |
章贵军, 方若婷, 朱建平. 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之路探究——基于“收入、消费和财富”不平等的测度与比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88-104. |
[4] |
于安龙.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演进历程、属性特征与路径指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38-48. |
[5] |
钱水土, 方立凯.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115-128. |
[6] |
荣兆梓. 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历史的回顾[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36-51. |
[7] |
王韬钦. 以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区域间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3(3): 37-48. |
[8] |
孙文华, 陆岷峰. 促进共同富裕:搭建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普惠金融体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3(3): 116-128. |
[9] |
陈姝兴, 张明明. 共同富裕视域下的农业强国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2(2): 84-93. |
[10] |
何欣鸿. 历史定位、理论定性和价值定向:马克思社会所有制范畴的三重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0(10): 33-42. |
[11] |
郑礼肖. 马克思分工理论视域下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1(1): 74-84. |
[12] |
罗玉辉. 新时代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逻辑建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1(1): 101-111. |
[13] |
张彬斌, 汪德华. 共同富裕内涵溯源、路径探寻与实践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5(7): 94-103. |
[14] |
肖磊, 唐晓勇, 胡俊超.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发展规律、实践路径与世界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5(7): 37-52. |
[15] |
叶凌寒, 李建建. 胡培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探索与学术贡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5(7): 71-8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