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发展理念视角下中国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略——基于马克思主义“分工—发展”分析框架 |
易淼1, 赵磊2, 刘晗1 |
1.重庆工商大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重庆 400067; 2.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0074 |
|
|
摘要 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亟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基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与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经典论述,通过系统解构分工演进的技术创新、空间协调、生态环境、开放扩散和激励分化等多维效应,可以构建适合分析流域经济发展的“分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该框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流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源于流域内部分工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的分工体系导致创新动能不足、区域协同欠缺、生态约束趋紧、开放水平有限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等发展短板,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为此,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重构流域分工体系,以充分释放分工演进的多维正向效应,着力实现流域经济的创新驱动、空间协调、生态和谐、内外开放、利益共享,以流域分工良性演进促进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关键词 :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流域经济,
分工,
利益
|
收稿日期: 2024-09-10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CKS00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4SKGH148) |
作者简介: 易淼,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赵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刘晗,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
[1]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17):4-14. [2]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38.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01). [5]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J].求是,2020(16):4-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李翀.论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对分工的再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2005(2):17-22. [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Massimo Quaini.Geography and Marxism[M].Totowa, NJ:Barnes&Noble,1982:136.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9.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27.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15]易淼.新时代区域经济布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城市分工理论的视角[J].经济纵横,2021(4):25-32. [16]易淼,赵磊.新时代中国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初探——基于马克思“分工—利益—分配”的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8(9):30-3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04.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9]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J].求是,2019(24):4-9. [20]刘志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对内开放与功能定位[J].现代经济探讨,2019(6):1-5. [21]习近平.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J].求是,2022(16):4-9. [22]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10-13(001).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69. [24]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26]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9.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0. [2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N].人民日报,2017-12-09(001). |
[1] |
丁志帆. 信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突破路径与政策供给[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7(5): 81-89. |
[2] |
张青兰, 蒋永强. “产业—技术”协同式发展: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逻辑及其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7(5): 47-55. |
[3] |
祝宏辉, 宋梦飞, 吴秋屹.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发展困境与发展思路[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7(5): 90-98. |
[4] |
赵景龙.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约束条件与突破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6(4): 27-42. |
[5] |
张广辉, 杨震.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安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68-78. |
[6] |
赵峰, 由政, 季雷.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新进展及其现实检视——基于2000~2019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利润率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3-26. |
[7] |
秦书生, 高琦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动因、核心内容与重要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16-25. |
[8] |
夏后学, 白俊红, 孙晋云. 内循环视阀下的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兼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90-102. |
[9] |
燕连福, 赵卉心. 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7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86-96. |
[10] |
岳奎, 曲秀玲. 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维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15-21. |
[11] |
张新宁, 蔡薛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以列宁实施全俄电气化计划为历史镜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42-50. |
[12] |
李炳炎, 余飞.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5-15. |
[13] |
钱水土, 方立凯.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115-128. |
[14] |
罗浩轩. 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基于福特主义及其在全球扩散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75-87. |
[15] |
林艳丽, 江润泽, 刘嘉卿. 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动态演进与地区差异[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116-1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