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辨析:生产还是分配 |
张建刚 |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
|
|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与分配紧密相连又相互影响,但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分配是起次要性作用的,生产决定分配,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对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的反映,解决分配领域中的问题要从生产领域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就分配而论分配,必须深入到生产领域寻找根本之策。公有制经济是确保我们党执政地位的经济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色、不走样的根本保证,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北欧福利国家在分配领域实行高税收政策,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差距,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但由于其实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其高福利政策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照抄照搬北欧的福利国家模式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既要在生产领域不断壮大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规模,也要在分配领域构建体现公平、利于劳动、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
关键词 :
共同富裕,
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
基本经济制度
|
收稿日期: 2022-10-20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14) |
作者简介: 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
[1]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J].北京:求是,2022(10):4-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5.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5. [4]胡莹.美国的收入分配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88-89.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3. [6]刘国光.壮大国有经济,制止两极分化[J].上海:海派经济学,2011(4):15-21. [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2. |
[1] |
龚志民, 雷沁, 伍中信. 数字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5(3): 116-128. |
[2] |
李天姿, 王宏波, 金栋昌. 共有资本: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运作形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39-48. |
[3] |
宋文静, 任洲鸿. 数字经济背景下人才红利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60-69. |
[4] |
高敏, 洪亚军. 财政定向激励、技术融合式创新与共同富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117-128. |
[5] |
章贵军, 方若婷, 朱建平. 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之路探究——基于“收入、消费和财富”不平等的测度与比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88-104. |
[6] |
钱水土, 方立凯.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115-128. |
[7] |
王韬钦. 以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区域间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3(3): 37-48. |
[8] |
孙文华, 陆岷峰. 促进共同富裕:搭建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普惠金融体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3(3): 116-128. |
[9] |
张存刚, 韩鸿飞. 再论民营经济的内涵、性质和作用——与周文等学者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3(3): 70-79. |
[10] |
陈姝兴, 张明明. 共同富裕视域下的农业强国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2(2): 84-93. |
[11] |
王婷, 高钰娜.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基于共同富裕测度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2(12): 102-112. |
[12] |
李子联, 张艳. 共同富裕的内涵与测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1(11): 88-101. |
[13] |
张志, 王军, 肖文东. 共同富裕视域下构建中国特色农民退休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0(10): 66-78. |
[14] |
何欣鸿. 历史定位、理论定性和价值定向:马克思社会所有制范畴的三重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0(10): 33-42. |
[15] |
郑礼肖. 马克思分工理论视域下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1(1): 74-8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