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6-09-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改革开放论坛
会议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纪念傅殷才教授逝世20周年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5
按比例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机制
段学慧
按比例发展规律不仅包括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还包括按比例分配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以保持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按比例发展规律是一切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的共同规律,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既适用于宏观经济领域,也适用于微观经济领域。在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强制性地为按比例规律开辟道路;在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中,按比例规律是通过计划手段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要受计划调控,政府要遵循价值规律和计划规律。
2016 Vol. 0 (9): 5-14 [
摘要
] (
246
)
HTML
(1 KB)
PDF
(1038 KB) (
352
)
15
返本开新、关照现实: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赵志强,杨建飞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进行批判时,曾经非系统的阐述过生态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自然生产力以及物质变换等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思想对推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构建绿色消费模式,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都具有重要启示。
2016 Vol. 0 (9): 15-21 [
摘要
] (
219
)
HTML
(1 KB)
PDF
(997 KB) (
289
)
22
金融化的价值分配效应与引致贫困
舒凯彤,韩雨霏
适度的金融化因其有利于资本形成而具有引致增长的效应。过度金融化,不仅会改变职能资本在剩余价值分割中的地位,使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将其利润的更大比例让渡给金融资本,还会导致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职能资本因利润率不断趋于下降而将资本转向金融领域而加剧金融化。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因利润率不断趋于下降会不断压低劳动者工资而减少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加剧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加剧剩余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金融化通过消费信贷等将劳动者收入纳入金融体系,直接剥夺了劳动者的收入,加剧了收入差距。全球金融化体系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形成了系统的引致贫困效应。
2016 Vol. 0 (9): 22-29 [
摘要
] (
319
)
HTML
(1 KB)
PDF
(1012 KB) (
44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3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兼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丁堡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二重化的存在方式。从认识来源角度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不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形态的反映,是第二位的东西。但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形态的建设过程来看,意识形态又具有能动作用,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要素”。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坚强意志。认真学习和领会《资本论》中的哲学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命题,运用《资本论》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中国高等学校要真正做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我们面对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抓主要矛盾、解决现实危机的必然选择。
2016 Vol. 0 (9): 30-33 [
摘要
] (
375
)
HTML
(1 KB)
PDF
(1078 KB) (
575
)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44
中国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经济角色关系研究———基于动力学演化模型的分析
李帮喜,崔震
中国30 多年的经济改革与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学术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即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一直存有争论。根据生物动力学模型分析得出: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独立于私营企业稳定存在,并能保证国民经济继续发展,国有企业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调节者,可引导私有企业合理发展。另一方面,引入私有企业可使得市场竞争机制更为有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整体经济的活力,进而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
2016 Vol. 0 (9): 44-51 [
摘要
] (
285
)
HTML
(1 KB)
PDF
(1182 KB) (
714
)
纪念傅殷才教授逝世20周年
52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批判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纪念傅殷才教授逝世20 周年
方兴起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盲目推崇西方经济学的倾向,甚至有人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在这一思潮中,傅殷才教授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至死不渝。在傅殷才教授逝世20 周年之际,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是继续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和批判性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以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016 Vol. 0 (9): 52-57 [
摘要
] (
261
)
HTML
(1 KB)
PDF
(983 KB) (
322
)
58
傅殷才对制度经济学派的研究及其特色
海鸣,代瑞娟
傅殷才具有系统的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学术背景和学术素养,他坚持用马克思的立场、理论观点和方法做指导,将制度经济学派置于西方经济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研究,科学地评价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他揭露了制度经济学派理论思想的阶级性,并对“工艺决定论”、社会乌托邦构想等进行批判。他研究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理论的目的是践行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社会责任: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成果中的科学智慧,推进中国完善市场经济规则与制度。傅殷才对制度经济学派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即只有符合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政策制度才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政策制度。
2016 Vol. 0 (9): 58-64 [
摘要
] (
267
)
HTML
(1 KB)
PDF
(991 KB) (
448
)
65
傅殷才对克林顿经济学的研究与启示
陈燕和,王西方
以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为理论依据,傅殷才主张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时,不能忽视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与实践的研究。他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批判克林顿经济学的阶级性、辩护性和反动性,目的是引导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克林顿经济学:既要避免对克林顿经济学的过度盲从,又要重视其所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的复兴理论与现实意义,还要重视克林顿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的借鉴价值。傅殷才对克林顿经济学理论本质的批判,与对其政策实践的评析,启示我们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时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重视科技进步、产业创新,借以推进当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 Vol. 0 (9): 65-70 [
摘要
] (
264
)
HTML
(1 KB)
PDF
(984 KB) (
285
)
改革开放论坛
71
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启示
李政,艾尼瓦尔
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增添活力。但其在国企中的推行和有效运作需要具体的制度安排做保障。我国的员工持股实践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制度安排还不够完善,这会影响员工持股制度应有潜力的充分发挥。美国员工持股计划自1974 年获得官方认可,发展已有四十余年之久,是世界范围内比较成功的员工所有制形式。深入了解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渊源、运行机制、特征、发展概况和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以及它的局限性,可以为我国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提供参考。在国有企业中推行员工持股,应当围绕“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和“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这样的目标设定具体的制度安排。
2016 Vol. 0 (9): 71-78 [
摘要
] (
347
)
HTML
(1 KB)
PDF
(1212 KB) (
581
)
79
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协调发展
张伟伟,高锦杰,费腾
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立的基础和前提。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补偿与激励,林权制度改革进程决定了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应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从林权和森林碳汇交易的各个环节入手,明确林权流转和交易相关规定,确定森林碳汇生产标准、计量标准、认证标准和交易规则。理顺管理思路及相关交易的操作流程,尽量简化操作程序及审批时间,并建立严格的交易监管体系。在林权流转和交易以及森林碳汇交易机制运行的同时,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交易模式,推动林权改革与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协调发展。
2016 Vol. 0 (9): 79-85 [
摘要
] (
412
)
HTML
(1 KB)
PDF
(995 KB) (
714
)
86
我国农村金融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模式选择
杜婕,万宣辰
农村金融信息化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的主要薄弱之处,农村企业间结算速度慢、结算难等影响到交易效率的提高,影响着资金的周转速度;农村取款难,存款也难,存取款的时间、交通等成本较高,相关融资手续相当繁琐。与城市金融信息化相比,农村金融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在人才、资金、技术、组织活力等关键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从整体上推进农村金融信息化工作必须规避劣势、整合优势资源,这是摆在农村金融机构面前的首要任务。同时,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资金流动效率,我国必须加强农村主要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2016 Vol. 0 (9): 86-92 [
摘要
] (
265
)
HTML
(1 KB)
PDF
(990 KB) (
545
)
会议综述
93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许兴亚教授执教48 周年学术研讨会侧记
韩宝华a
2016 Vol. 0 (9): 93-96 [
摘要
] (
312
)
HTML
(1 KB)
PDF
(955 KB) (
607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