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
于金富 |
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 河南 开封 475001 |
|
|
摘要 改革开放前在我国经济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研究生产关系为中心的苏联范式, 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研究资源配置为中心的西方主流范式。除此之外, 在我国经济学领域还形成了一种试图把上述两种范式调和起来的折中范式。要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不仅必须否定传统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范式” 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 资源配置范式” 这两种极端范式, 而且必须扬弃“ 生产关系+资源配置范式”的折中范式, 坚持以生产方式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生产方式范式” 。
|
|
关键词 :
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科学范式
|
收稿日期: 2008-01-03
|
|
基金资助:*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方式理论及创新研究》(06BJL009)资助 |
作者简介: 于金富(1956- ), 男, 辽宁建平人,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57. [2] [4] [9]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 [4] [9]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17-618 、306、492、489. [3] [6] [8] [10] [14] 资本论(第1 卷)[M] [6] [8] [10] [14] 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343、99、8 、93、550. [5] [7] [16] 资本论(第3 卷)[M] [7] [16] 资本论(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998、891-892、993. [11] 资本论(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44. [12] 马家驹、蔺子荣.生产方式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 .中国社会科学, 1981 ,(6). [13] 张彤玉.关于劳动方式的二重属性[J] .南开经济研究, 2000,(3). |
[1] |
鲁保林, 梁永坚.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再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74-82. |
[2] |
周绍东, 李晶. 也谈“生产方式”——兼与郭冠清同志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9-65. |
[3] |
郭冠清. 回到马克思: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再解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5(3): 5-13. |
[4] |
王草, 李成勋. 我国新发展路径的战略指向:一个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视角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4(2): 88-96. |
[5] |
朱东波, 常卉颉. 产业空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3(11): 15-25. |
[6] |
郭冠清. 学贯中西 坚持马克思主义——吴易风学术思想评介[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9(9): 51-61. |
[7] |
孙亚南,王兴芬.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创新思想与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8(8): 63-70. |
[8] |
刘国光. 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8(8): 5-8. |
[9] |
乔晓楠, 郗艳萍. 数字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塑——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5(5): 5-15. |
[10] |
蒋南平, 徐明. 当代马克思主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新进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4(4): 5-12. |
[11] |
郭殿生, 宋雨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新时代解读[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2(2): 16-22. |
[12] |
段学慧, 李婵. 《资本论》的科学社会主义逻辑指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1(11): 22-33. |
[13] |
于金富, 任达.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探索与创新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0(10): 5-14. |
[14] |
张作云.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0(10): 56-69. |
[15] |
韩英. 商品抑或资本:对西方主流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4(6): 50-5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