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探索与创新发展 |
于金富a, 任达b |
辽宁大学 a.中国经济转轨研究中心;b.经济学院,沈阳 110036 |
|
|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运用与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根本立场与研究方法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进程,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
关键词 :
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创新发展
|
收稿日期: 2019-07-10
|
|
作者简介: 于金富(1956-),男,辽宁朝阳人,辽宁大学中国经济转轨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任达(1989-),男,河南新乡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 |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4.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5. [5]吴易风.毛泽东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J].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3(4):12-15.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J].太原:前进,1997(10):11-12. [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7(1).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北京:中国人大,2007(20):14.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北京:求是,2012(22):11. [1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23. [12]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南昌:求实,1992(11):7. [1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4(001). [14]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北京:求是, 2014(1):3-6. [15]习近平. 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5-06-19(001). [1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10-02(001). [17]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0.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 [19]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01). [2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4(001). [2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0(001). [2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001). |
[1] |
何干强. 论新中国对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28-38. |
[2] |
谭劲松, 姚菲菲. 完整准确把握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43-50. |
[3] |
鲁保林, 梁永坚.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再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74-82. |
[4] |
贾利军, 陈恒烜. 建党百年来党的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逻辑与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5-14. |
[5] |
龚晓莺, 杨柔. 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5(1): 17-25. |
[6] |
周绍东, 李晶. 也谈“生产方式”——兼与郭冠清同志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9-65. |
[7] |
方兴起.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新结构经济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63-72. |
[8] |
张作云. 马克思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与当代启迪[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7(5): 5-16. |
[9] |
魏泳安. 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当代价值——基于《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及内容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24-31. |
[10] |
郭冠清. 回到马克思: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再解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5(3): 5-13. |
[11] |
王草, 李成勋. 我国新发展路径的战略指向:一个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视角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4(2): 88-96. |
[12] |
贺立龙, 陈月, 陈珏颖. 经济发展与贫困治理的微观阐释:阿比吉特·班纳吉的研究贡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3(11): 46-55. |
[13] |
程恩富, 曹雷. 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是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整体[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9(9): 5-13. |
[14] |
孙亚南,王兴芬.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创新思想与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8(8): 63-70. |
[15] |
乔晓楠, 郗艳萍. 数字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塑——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5(5): 5-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