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 |
户晓坤 |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州 510275 |
|
|
摘要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矛盾和促使共产主义生成的革命因素,从而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这一发现正是借助于“革命的辩证法”来实现的。辩证法作为科学的、革命的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承载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性重任; 另一方面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力图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新的实证科学超越现代知性科学。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贯彻,使马克思开创了一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
|
关键词 :
辩证法,
政治经济学批判,
社会现实
|
收稿日期: 2012-10-24
|
|
作者简介: 户晓坤( 1981-) ,女,山东莱阳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2 ]保罗·斯威齐. 资本主义发展论2 ]保罗·斯威齐. 资本主义发展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4 ]费彻尔4 ]费彻尔.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从经济学批判到世界观[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4. [5 ]列宁全集: 第47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4: 464.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4: 93. [8 ]马赛罗·默斯托8 ]马赛罗·默斯托. 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50 年[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9. [9 ]古尔德9 ]古尔德. 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 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10] 奈格里. 〈大纲〉: 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1.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0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47-48. [12] 伽达默尔集[M]伽达默尔集[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299 [13]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2. [14] 阿尔都塞. 读〈资本论〉[M]. 北京: 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 183. |
[1] |
方兴起.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新结构经济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63-72. |
[2] |
雪婷. 论《资本论》的哲学根基——兼与张旭、常庆欣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4(12): 50-58. |
[3] |
刘仁营, 胡月庆.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美中经济冲突实质探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7(7): 62-71. |
[4] |
沈斐. 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中的“一带一路”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94-101. |
[5] |
许光伟.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多重规定与研究意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9(11): 5-14. |
[6] |
陈俊明. 《资本论》终篇:科学批判与理论再现的完美统一[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8(10): 5-13. |
[7] |
肖磊. 社会经济制度的生产力一元决定论:一个辩证的理解[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69(1): 49-58. |
[8] |
罗雄飞. 《资本论》的基本方法与主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5): 57-68. |
[9] |
王峰明,牛变秀. 价值形式的历史运动及其内在机理——马克思经济辩证法思想的个案剖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2): 5-15. |
[10] |
付文军.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人的基本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67(11): 5-14. |
[11] |
沈民鸣. 论价值转形与再生产的关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1): 45-52. |
[12] |
罗雄飞. 论《资本论》“ 终篇”的逻辑地位——兼与陈俊明先生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0(11): 54-60. |
[13] |
肖磊. 辩证法与马克思经济学: 一个历史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12): 22-27. |
[14] |
白暴力, 白瑞雪. 《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若干思考--兼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与体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10): 1-5. |
[15] |
任洲鸿. 从"二因素"到"二重性" :论马克思经济学术语转换的内在逻辑*——评晏智杰教授的《对财富与价值二分论的解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08, 0(9): 27-3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