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资本论》“终篇”在全三卷中处于相对独立地位。它既是全三卷的总结或者说结论部分, 又是对资本主 义生产的科学认识中所隐含的批判性意蕴的理论升华, 还可以看成是《资本论》写作必不可少的文献综述。因此, 它在《资本论》定稿中处于“导言”地位,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具有类似价值。依照马克思的思想方法, 不应 该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看成是抽象的思维模式,也不应该将终篇看成科学认识进程的逻辑终点。
|
|
关键词 :
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定稿“导言”,
《资本论》“终篇”
|
收稿日期: 2014-09-04
|
|
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11YJAZH067) |
作者简介: 罗雄飞( 1964 - ) ,男,福建宁化人,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经济学研究。 |
[1] 马克思. 资本论: 第 1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11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6 卷( 上册)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3]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9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3: 24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1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8: 411.
[6]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50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 5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7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631.
[9] 马克思. 资本论: 第 2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413.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11] 陈俊明.《资本论》终篇研究[M] .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12] 陈俊明.《资本论》基本理论在终篇的具体化———《资本论》终篇再研究[M] . 北京: 中央编译局,2012.
[13] 列宁. 哲学笔记[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4: 191. |
[1] |
雪婷. 论《资本论》的哲学根基——兼与张旭、常庆欣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4(12): 50-58. |
[2] |
沈斐. 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中的“一带一路”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94-101. |
[3] |
许光伟.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多重规定与研究意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9(11): 5-14. |
[4] |
陈俊明. 《资本论》终篇:科学批判与理论再现的完美统一[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8(10): 5-13. |
[5] |
罗雄飞. 《资本论》的基本方法与主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5): 57-68. |
[6] |
付文军.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人的基本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67(11): 5-14. |
[7] |
户晓坤.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5): 14-1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