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资本积累机制和积累趋势的新变化 |
曲佳宝, 刘凤义 |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
|
|
摘要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是认识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资本积累的理论基础。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技术在扩张性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双重逻辑下应用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创造出以数字化商品为代表的新商品形式和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的新商业模式。数字劳动成为参与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平台组织成为推动剩余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形成以生产数字化和流通平台化为特征的资本积累新机制。与之相适应,资本积累也呈现出劳动过程非物质化、资本形态多样化和剥削形式隐蔽化的新趋势。数字资本依然具有资本逐利的本质属性,非雇佣劳动剥削也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须在资本积累机制和趋势的新变化中把握资本主义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发挥我国制度性优势,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
关键词 :
数字资本主义,
资本积累,
运行机制,
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
|
收稿日期: 2024-09-04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05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9JJD790006) |
作者简介: 曲佳宝,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刘凤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21-10-20(00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11. [3] 高峰.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的和实证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5. [4] 大卫·哈维.资本的限度[M].张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263.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网络与尼克松时代[M].翟秀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81. [8] 刘凤义,曲佳宝.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资本积累的新动向及其矛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3):170-177. [9] 丹·席勒.数字化衰退:信息技术与经济危机[M].吴畅畅,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158. [10] 丹·席勒.数字资本主义[M].杨立平,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78. [11] 尼克·迪尔-维斯福特.赛博无产阶级:数字旋风中的全球劳动[M].燕连福,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80. [12] 曲佳宝.数据商品与平台经济中的资本积累[J].财经科学,2020(9):40-49.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 Michael Hardt,Antonio Negri. Multitude:War and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Empire[M].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2004: 109.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3. [17] 余斌.“数字劳动”与“数字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5):77-86. [18] 刘凤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9):93-101. [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 [20] 尼古拉斯·卡尔.数字乌托邦[M].姜忠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38. [21] 夏莹.论共享经济的“资本主义”属性及其内在矛盾[J].山东社会科学,2017(8):14-20. [22]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02). [23]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J].求是,2020(14):4-17. [24] 大卫·哈维.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M].许瑞宋,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246-272. |
[1] |
陈享光, 王艺宣. 科技金融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109-122. |
[2] |
卢江, 王煜萍, 郭子昂. 数字经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与检验——基于马克思两部类生产模型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5-16. |
[3] |
胡泽鹏, 吕景春. 算法垄断、资本积累方式演进与新剥削形态治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4(2): 17-28. |
[4] |
郎昆.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全球供应链调整:理论分析与实证测算[J]. 当代经济研究, 2025, 353(1): 101-113. |
[5] |
李连波, 刘洺赫. 国外政治经济学最新研究述论(2023)[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69-85. |
[6] |
朱燕.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52-59. |
[7] |
燕连福, 赵卉心. 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7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86-96. |
[8] |
胡莹. 论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革命[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22-34. |
[9] |
孙寿涛, 鞠新瑞. 金融资本积累动力学——伊斯梅尔·侯赛因—扎德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62-69. |
[10] |
沈文玮, 吴俊芳. 数字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关系民主治理的机遇与挑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95-104. |
[11] |
何自力, 彭李政. 试析数字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新变化[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3(3): 5-17. |
[12] |
张一. 从“工场手工业的形成”到“资本来到世间”——马克思原始积累理论的历史演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1(11): 32-40. |
[13] |
陈知之, 郑起越. 数字经济对东北三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测度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1(11): 102-111. |
[14] |
李国荣, 陈芳. 中国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6(8): 102-116. |
[15] |
张忠跃.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参与非劳动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1(3): 90-9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