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经济运行中政府作用问题的探索 |
刘建华2, 孙立冰, 李明, 李燕玉2 |
1. 吉林财经大学 a 经济学院;b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长春130117; 2.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经贸学院,长春130117; |
|
|
摘要 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经济运行中政府作用问题探索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作用和有计划分配社会劳动时间的思想;苏联时期从政府制定统一经济计划到实行计划经济是对社会主义政府作用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1950 年代末1960 年代初,苏联东欧经济学家结合本国的改革实践,对新经济体制下政府作用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和基本手段等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政府作用理论。中国在社会主义政府作用问题上逐渐走向创新的顶层设计,在政府(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问题上实现了重要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
|
关键词 :
政府,
计划,
市场,
社会主义
|
收稿日期: 2015-07-10
|
|
基金资助: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士扶持项目(2014BS46);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134 号) |
作者简介: 刘建华(1957 – ),女,吉林长春人,经济学博士,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孙立冰(1979 –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李明(1990 –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本论》研究。李燕玉(1978 –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24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2–7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卷(Ⅱ)[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9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卷(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96.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 [10] 列宁选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8. [11] 列宁全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70. [12] 列宁全集:第3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2–91. [13] 列宁全集:第3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0. [14] 列宁全集:第3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 列宁全集:第40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6] 列宁全集:第4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16. [17] 斯大林.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18] 斯大林全集:第9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22. [19] 斯大林全集:第10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280. [20] 高群,王书相.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79. [21] 霍尔瓦特. 计划与市场[J]. 经济学译丛,1988,(2). [22] 乔西奇.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3] 锡克. 社会主义的计划和市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4] 考斯塔. 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5] 科尔奈. 短缺与改革[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6] 锡克. 第三条道路[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7] 萨杜乌斯基. 经济改革中中央、地方和企业权限的划分[J]. 经济学译丛,1987,(8). [28] 科尔奈. 增长、短缺和效率[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9] 布鲁斯. 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0] 兰格.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25. [31] 卡德尔. 南斯拉夫计划制度[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4. [32] 孙冶方. 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 [33] 薛暮桥.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4] 马洪. 经济结构与经济管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5. [35]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 求是,2013,(22). |
[1] |
许光伟, 胡璇. 工资的身份形式与财产形式理论问题研究——兼议中国共产党的按劳分配观[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5-16. |
[2] |
何干强. 论新中国对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28-38. |
[3] |
谭劲松, 姚菲菲. 完整准确把握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43-50. |
[4] |
潘石.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应对战略之策[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29-42. |
[5] |
赵志强, 范建刚. 马克思消费思想的三重生态意蕴及其当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16-24. |
[6] |
李天健. 新中国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初次尝试及其长期影响——对156项工程的再审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103-112. |
[7] |
胡怀国.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百年变革的理论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15-23. |
[8] |
刘海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协调发展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34-39. |
[9] |
叶琪, 黄茂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60-69. |
[10] |
胡炅坊. 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发展及当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54-62. |
[11] |
洪银兴.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流经济学地位的几个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27-32. |
[12] |
何玉长, 王伟. 数据要素市场化的理论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33-44. |
[13] |
孔祥利, 谌玲.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从单一公有制到基本经济制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27-35. |
[14] |
迟骋. 英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93-103. |
[15] |
鞠晓生, 刘政灵. “列宁晚年之问”的发端、实质与中国实践[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4(10): 58-6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