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应对战略之策 |
潘石 |
吉林大学 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
|
|
摘要 不同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判断、探寻及确立中国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判定社会主要矛盾上曾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党的十八大后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科学地判定并牢牢抓住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为应对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战略决策,丰富与发展了毛泽东的哲学—经济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境界。
|
|
关键词 :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
收稿日期: 2021-04-14
|
|
作者简介: 潘石(1944-),男,黑龙江五常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李耘涛,武建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竞争优势理论探讨——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制度优势的论述[J].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5):26-3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8.
[5]洪银兴.新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7.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1-03-20].中国共产党网,http://www.12371.cn/2017/10/27/ARTI 1509103656574313.shtml.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31. |
[1] |
常庆欣, 郑子婕.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丰富意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5-14. |
[2] |
荣兆梓. 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历史的回顾[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36-51. |
[3] |
冯永泰.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依据、问题与路向——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6(8): 23-31. |
[4] |
王守义, 魏宇航. 资本有机构成、劳动报酬占比与经济发展平衡性[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5(7): 26-36. |
[5] |
叶凌寒, 李建建. 胡培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探索与学术贡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5(7): 71-82. |
[6] |
蔡景庆. 生产力三层面“聚分离合”视角下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4(6): 36-49. |
[7] |
冯明宇. 马克思之后资本主义“崩溃论”的思想史演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4(6): 62-70. |
[8] |
蔡万焕. 以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研究方法促进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化[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3(5): 67-74. |
[9] |
韩喜平,马晨钤. 西方经济学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基于经济学说史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2(4): 5-13. |
[10] |
乔榛,李丽娜. 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2(4): 40-48. |
[11] |
李梁栋,吕景春. 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2(4): 14-24. |
[12] |
闫远凤. 《资本论》“合理的农业”思想对我国乡村振兴的理论指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0(2): 38-45. |
[13] |
蒋南平, 张明明. 坚持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基于马克思劳动及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0(2): 26-37. |
[14] |
埃里克·奥尔森. 马克思经济再生产与增长模型中的非生产性活动与内生技术变迁[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29(1): 21-36. |
[15] |
谭培文, 赖立. 全国统一大市场视域下平台经济再定位[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5(9): 47-5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