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0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0-12-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争鸣与探索
改革开放论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5 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决定:兼论市场经济的产能过剩
王智强
价值是简单稳定的本质范畴,市场价格是丰富多变的现象范畴,个别价值、市场价值、生产价格是抽象的价值的具体形式或转化形式,是联结价值与市场价格的中介。“时间I”决定价值,“时间I”总量与“时间II”共同决定市场价格,坚持“时间II”参与或单独决定价值的观点混淆了本质范畴和现象范畴。“时间I”决定价值的规律使得剩余价值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追加固定资本,资本积累导致消费品的“时间I”总量大于可变资本价值及用于资本家消费的剩余价值所决定的“时间II”,由此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三大部类相继出现产能过剩。化解我国的产能过剩,要坚持创新发展,推动过剩资本向产业链高端转移,要坚持共享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2020 Vol. 304 (12): 5-12 [摘要] ( 222 ) HTML (1 KB)  PDF (1175 KB)  ( 278 )
13 数字资本主义视阈下劳动力再生产的新变化及其矛盾
曲佳宝
数字资本主义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据资源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新形态。数字资本主义视阈下资本积累具有新特征,劳动力再生产出现了新变化:一方面,产消者的数字劳动和劳动者消费资料的再商品化成为剩余价值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另一方面,扩大劳动力再生产所消费的商品范围和人为增加劳动者的消费需求成为实现剩余价值的重要方式。由此,数字资本主义下劳动力再生产被纳入资本积累过程中,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积累,但也进一步加深了劳资之间的内在矛盾。我国应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引导数字技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 Vol. 304 (12): 13-23 [摘要] ( 312 ) HTML (1 KB)  PDF (1780 KB)  ( 21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24 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高建昆, 程恩富
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经济形态的阐释在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主要方面系统梳理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经济思想,对于辩证看待共产主义经济形态、历史进程,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广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狭义共产主义是指广义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管在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成熟程度与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存在巨大差距,但在生产力基础、生产关系性质等方面与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具有内在统一性和渐进过渡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要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统一起来。
2020 Vol. 304 (12): 24-32 [摘要] ( 202 ) HTML (1 KB)  PDF (1328 KB)  ( 167 )
33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激励研究——以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例
韩卓辰
员工激励是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员工激励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难得契机。股权激励在混改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治理功能,它弥补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竞争中的短板,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优势,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020 Vol. 304 (12): 33-40 [摘要] ( 229 ) HTML (1 KB)  PDF (1304 KB)  ( 169 )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41 价格理论的真实与虚构——后凯恩斯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
刘文超, 李辉
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具有反边际主义传统,其成本加价的定价方式背后是由企业成长观决定的战略定价思想,其哲学根源是开放系统本体论。经济思想界对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基于四个层面之间逻辑关系的系统阐述是匮乏的,这大大削弱了后凯恩斯主义对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批判的效力。后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价格理论的长期争论实质上是实在论与工具主义之争。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是预测价格变化的方便工具,是启发性的“虚构”;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是对企业定价动机、定价程序、约束条件等客观实在的“真实”反映。两种价格理论之争充分体现了异端经济学和正统经济学两大阵营之间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根本分歧。
2020 Vol. 304 (12): 41-49 [摘要] ( 273 ) HTML (1 KB)  PDF (1272 KB)  ( 182 )
       争鸣与探索
50 论《资本论》的哲学根基——兼与张旭、常庆欣商榷
雪婷
张旭、常庆欣先后在《〈资本论〉是光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驳〈资本论〉哲学化》和《〈资本论〉哲学化解读再研究》两篇文章中,通过对《资本论》存在论解读的质疑和批判试图驳斥对《资本论》的哲学化解读。尽管这种驳斥触及很多紧要的问题,但实质上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从马克思论述相关问题的原初语境出发回应这些驳斥,是澄清《资本论》哲学根基的必由之路。事实将表明:第一,《资本论》是马克思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哲学理论任务的深化和发展;第二,《资本论》所建构的新哲学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这构成《资本论》方法的理论基础;第三,《资本论》正是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因而,《资本论》是一部深度关切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境遇的哲学著作。
2020 Vol. 304 (12): 50-58 [摘要] ( 290 ) HTML (1 KB)  PDF (1309 KB)  ( 188 )
59 金融化世界中的生产劳动
宁殿霞, 林晓宁
金融化世界中的生产劳动逐渐从物质劳动转向主要从事空间生产的非物质劳动,这种非物质劳动主要通过精神创意的金融叙事完成,它虽然没有创造出具体的物,但创造了经济空间,这个经济空间作为一种价值实体,生成实现价值并进行权力重组的资本金融权力体系。金融化的现实表明生产劳动通过对资产的打包、叙事、销售而激活未来,从而创造了以未来预期为中介的流通机器,致使属于非生产劳动的流通性劳动的地位迅速上升,它不只实现已有的价值,还能兑现未来可能的价值,流通过程本身反转为交换价值。
2020 Vol. 304 (12): 59-66 [摘要] ( 283 ) HTML (1 KB)  PDF (1261 KB)  ( 162 )
67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与经验:1949—2019
刘春玲, 高文勇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纵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篇章、新思路和新境界。在7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坚持着眼于国内问题并放眼世界的思路。当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原创性成果不足、话语权有待提升和研究自信欠缺的问题,这既需要我们加强理论创新以贡献高质量的原创性成果,又需要改变研究现状以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权,还需要立足中国实际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信心。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在新时代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境界。
2020 Vol. 304 (12): 67-72 [摘要] ( 177 ) HTML (1 KB)  PDF (918 KB)  ( 166 )
       改革开放论坛
73 养老保险发展、制度并轨改革与城乡居民消费——基于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的差异性分析
臧旭恒, 李晓飞
为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考察养老保险发展及制度并轨改革对居民消费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以及制度并轨改革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提高城职保的养老金替代率和覆盖率可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提高城乡居保的覆盖率也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但城职保的消费效应显著强于城乡居保,加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第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而城乡居保制度并轨加强了覆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应减小养老保险发展非均衡性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利影响,建立普惠制公共养老金,并加大城职保制度并轨改革力度。
2020 Vol. 304 (12): 73-83 [摘要] ( 181 ) HTML (1 KB)  PDF (1265 KB)  ( 170 )
84 利益协调推进中国农村改革:理论、历史与展望
刘润秋, 王丽程
中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是一个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不断协调的过程。总体来看,中国农村改革以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失衡为起点,依次经历了三者利益逐步向好发展阶段、失衡发展阶段、初步协调发展阶段到稳步协调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逻辑。未来,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仍要遵循利益协调的思路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保障农民利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夯实集体利益;坚持粮食安全等战略,维护国家利益。
2020 Vol. 304 (12): 84-91 [摘要] ( 243 ) HTML (1 KB)  PDF (1331 KB)  ( 176 )
92 高技术产业政策:促进出口还是服务内需
俞立平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背景下,研究高技术产业政策对内需与出口的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面板联立方程等方法检验高技术产业政策与出口和内需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政策与内需互动效应较好,当内需处于低水平和高水平时,高技术产业政策表现最为显著;产业政策与出口互动效应整体表现不显著;当内需处于中等水平时,高技术产业政策对出口的效应显著。因此,应根据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同时对内需处于较高和较低水平的地区应采取积极的高技术产业政策,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
2020 Vol. 304 (12): 92-104 [摘要] ( 160 ) HTML (1 KB)  PDF (1742 KB)  ( 285 )
105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成果巩固研究——缩小收入差距的视角
刘建华, 李昕, 姜丽媛
马克思把贫困和生产资料所有制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和消灭贫困的途径,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中共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始终致力于反贫困,形成了适合各阶段国情特点的反贫困理论。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论述把扶贫脱贫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推向前进。由于中国的贫困与收入差距具有关联性,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困现象具有叠加性,需要在2020年如期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后“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是消除贫困的根本经济前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既是收入分配问题,也是社会保障问题和民生改善问题,还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宝贵经验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
2020 Vol. 304 (12): 105-112 [摘要] ( 314 ) HTML (1 KB)  PDF (1552 KB)  ( 148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