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7-07-15
1
转形问题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法———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一书
胡代光
近年来, 对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提出的转形解法也是各有千秋。然而, 我们认为丁堡骏解法更符合马克思的价值转形本意, 更具有科学性。丁堡骏教授在构建简单的马克思价值转形模型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扩大的马克思价值转形模型。其对转形起点、转形投入和不变性方程等关键问题的把握上是十分准确的, 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因此, 我特此向广大读者介绍丁堡骏解法。
2007 Vol. 0 (7): 1-7 [
摘要
] (
219
)
HTML
(1 KB)
PDF
(232 KB) (
560
)
8
《资本论》中的经济正义思想研究
乔洪武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的核心是“ 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 相一致, 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 就是非正义的。”正义不是在抽象意义上评判人们行为、社会制度或其他社会现象的尺度, 它是用来评价生产方式自身的尺度。因此, 在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 不应该轻易地用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义性来否定现有生产方式的正义性, 而应该积极地完善它, 尽量减轻它的非正义性, 增进和扩大它的正义性。
2007 Vol. 0 (7): 8-11 [
摘要
] (
235
)
HTML
(1 KB)
PDF
(143 KB) (
481
)
12
论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中的边际分析方法
鲍金红, 郭广迪
边际分析是指对于某一自变量的增量对因变量的增量的影响所进行的分析;马克思在其级差地租Ⅱ 理论中分析的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时, 资本的增量对构成级差地租Ⅱ 的超额利润的增量的影响。依据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概念, 可以证明, 在级差地租Ⅱ 理论中, 马克思所运用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边际分析方法。
2007 Vol. 0 (7): 12-15 [
摘要
] (
240
)
HTML
(1 KB)
PDF
(141 KB) (
594
)
31
究竟是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进展,还是理论倒退?──评“新解释”学派兼与高伟博士商榷
管建星
斯拉法学派从生产技术系数和实际工资直接推导出价格, 进而否定马克思《资本论》第1 卷价值理论的作用。“ 新解释” 学派是为了和斯拉法学派相抗争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术派别。新解释学派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不但没有对劳动价值论研究作出什么新贡献, 相反, 却曲解和庸俗化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是一种理论倒退。
2007 Vol. 0 (7): 31-37 [
摘要
] (
292
)
HTML
(1 KB)
PDF
(264 KB) (
598
)
38
简论唯物史观的经济数量分析特征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数量分析方法比较
何干强
数量分析是经济分析的重要手段。与西方经济学相比较, 唯物史观的经济数量分析具有辩证反映论的特征, 即数量分析问题的提出应反映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数量分析以确定经济关系性质的分析为前提, 数量分析为揭示经济关系的性质变化服务, 数量分析服从于客观的经济逻辑联系, 数量分析要从经济关系的本质上升到现象等。这些特征显示了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2007 Vol. 0 (7): 38-40 [
摘要
] (
192
)
HTML
(1 KB)
PDF
(640 KB) (
464
)
4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思考
李炳炎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是中央多次强调的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针。为了准确、深入地理解这一方针,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从改革理论高度, 就改革的性质、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对象、改革的依靠力量、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原则、改革的效果和前途等九个方面,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两种截然不同的改革各自的特征和区别作了深入的比较分析;联系改革实践中的教训, 明确指出:必须从上述诸方面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坚决批判和抵制新自由主义的“改革” 。
2007 Vol. 0 (7): 46-51 [
摘要
] (
208
)
HTML
(1 KB)
PDF
(693 KB) (
683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