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形问题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法———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一书 |
胡代光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871 |
|
|
摘要 近年来, 对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提出的转形解法也是各有千秋。然而, 我们认为丁堡骏解法更符合马克思的价值转形本意, 更具有科学性。丁堡骏教授在构建简单的马克思价值转形模型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扩大的马克思价值转形模型。其对转形起点、转形投入和不变性方程等关键问题的把握上是十分准确的, 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因此, 我特此向广大读者介绍丁堡骏解法。
|
|
关键词 :
丁堡骏解法,
转形问题,
简单的马克思价值转形模型,
扩大的马克思价值转形模型
|
收稿日期: 2007-05-21
|
|
作者简介: 胡代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主向:西方经济学。 |
[1] [2] 资本论(第3 卷)[M].人民出版社, 1975.174、175 -176. [3] [4] [5] [11] [14] [17] 丁堡骏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143 -144 、145 、43-48、50、42 、55-56、57-61、53. [6] [16] 资本论(第3 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M] .185、195. [7] 保罗·斯威齐(Paul Sweezy).资本主义发展理论. 1942 年英文版,1958 年再版, 第七章, 第115 页. [8] 见阿莱·利皮茨(Alain Lipietz):《所谓“ 转形问题” 再考察》,《经济理论杂志》1982 年2 月号, 第64 页. [9] 胡代光.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学评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79. [10] 吕昌会.世界著名经济学难题——— 价值转形问题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259-260. [12] 温特尼茨.价值和价格:所谓转型问题的一种解法[J] .[英] 经济学杂志, 1948 , 6 月号, 第278 页. [13] “ 可以证明, 对奢侈品产业代表性的假定(即C3 :V3 :a3 =∑C : ∑V: ∑a), 含意是∑a/∑s=∑ap (∑s)P3 .但是在这种情况中, 我们不能更进一步地演绎出任何有意义的不变性, 除非我们再加上‘简单再生产' 这一额外假定…从某些方面来说, 这可能是所有模型中最令人满意的一个, 因为它使我们能同时假设全部三个不变性公式(5a, 5b 和5c).‘我们可让总价格' 等于‘总价值', 提到将一笔固定剩余基金‘在资本家中按其投入资本比例进行再分配', 同时, 容许货币价格用黄金价值表示.因而, 这个模型可使转化问题具有完全确定性, 同时又能满足了全部马克思所预想到的有关解决方法的性格.”(塞顿:《价值转化问题》, 载《经济学译丛》, 1982 年, 第64 页.) [15] 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5.27. [18] 岳宏志在《当代经济研究》2002 年第10 期发表的《转形问题再研究》, 该文所提出的解法就是受丁堡骏解法的启发, “对’ 转形问题' 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朱奎在《经济评论》2004 年第1 期发表的《转形问题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解——— 兼评丁堡骏和白暴力的转形理论》, 该文所提出的解法也是在肯定丁文“ 对转形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的同时又对丁堡骏解法提出了改进意见.刘艳龙在《评丁堡骏关于转型问题的解法——— 兼与岳宏志、朱奎等同志商榷》一文中认为, “丁堡骏在准确完整地把握马克思原意的基础上, 对马克思的转形问题作了科学的发展, 给出了正确的解答.”(见《经济评论》2005 年第1 期, 第42 页) |
[1] |
方敏. 对《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几点认识与澄清[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5-14. |
[2] |
张忠胜. 莫斯利和莱伯曼“转形问题”新近争论评析及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54-62. |
[3] |
李连波. 国外《资本论》研究最新进展与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0(10): 42-55. |
[4] |
王小军. 评两种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学说[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5): 13-20. |
[5] |
王智强. 按照马克思的思想研究"置盐定理"[J].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9): 47-54. |
[6] |
丁堡骏. 一个真实的经济学命题和一个伪证的学术否定--评冯金华《价值转形:一个伪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3): 1-9. |
[7] |
管建星. 究竟是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进展,还是理论倒退?──评“新解释”学派兼与高伟博士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07, 0(7): 31-37. |
[8] |
高伟. "新解释"解决了转形问题吗?---非转形问题还是转形问题的新解法[J].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0(10): 35-39. |
[9] |
丁堡骏, 黎贵才. 转形问题真的“最终解决”了吗?— 评张忠任先生关于转形问题的解法[J]. 当代经济研究, 2005, 0(7): 3-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