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恩格斯对李斯特关税思想的批判与超越——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
伍抱一a, 伍山林b |
上海财经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 b.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
|
|
摘要 在政治经济学中,关税问题因与其他问题相互交织而具有极大复杂性。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他的关税思想基于其具有混沌特征的生产力理论。恩格斯在研究关税问题的第一阶段深刻批判李斯特关税思想,在研究关税问题的第二阶段全面超越李斯特关税思想。在他看来,关税政策与阶级利益、社会革命、政治过程、经济发展、国家竞争等深有关联。值此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梳理总结恩格斯关税思想并且与李斯特关税思想进行比较既具有学说史探究意义,又有助于深化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本质。
|
|
关键词 :
恩格斯,
李斯特,
关税思想,
阶级分析,
国家竞争
|
收稿日期: 2020-01-10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7BJL021) |
作者简介: 伍抱一(1989-),男,湖南新邵人,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伍山林(1963-),男,湖南新邵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思想史研究。 |
[1]伍抱一,伍山林.美国关税政策变迁的政治经济学——恩格斯第二阶段关税思想研究[J].上海:政治经济学研究,2020(1):161-173. [2]黄瑾.马克思恩格斯与李斯特——关于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问题[J].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3):40-52. [3]贾根良,陈国涛.经济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与启示[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9):69-79. [4]高岭,卢荻.马克思和恩格斯低估了李斯特吗?——“李斯特经济学”的再评价[J].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1):207-224. [5]胡键.保护关税,还是自由贸易——马克思恩格斯剖析资本主义“生产的国际关系”的世界视角[J].广州:学术研究,2015(1):54-63. [6]刘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保护关税制度”的本质批判及当代价值——剖析美国保护主义再次泛起的理论利器[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20(1):37-4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9]欧根·文得乐.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传[M].梅俊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32.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 [13]伍抱一,伍山林.恩格斯关税思想:当代实践与启迪—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20(5):22-31. [14]冯宝晶.恩格斯1842—1844年曼彻斯特时期的人生经历及启示[J].北京:北京教育(德育版),2018(10):72-7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89. [17]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1. [2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7-138. [23]贾根良等.新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4]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M].杨春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41-248. [25]赵丽红.关于贸易条件恶化论的争论[J].北京:拉丁美洲研究,2011(3):20-33. [26]左大培.“李斯特命题”的数量化模型分析[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5(8):25-36. [27]习近平.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4-11-16. [28]朱福林.中美关系力量结构变化导致了中美贸易摩擦?[J].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2):74-84. [29]伍山林.汉密尔顿经济战略思想与美国经济政策的历史和战略逻辑[J].长沙:求索,2019(1):83-92. [30]伍山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根源:以美国重商主义形态演变为线索[J].上海:财经研究,2018(12):18-30. [31]伍山林.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应对中美贸易争端[J].北京:国际贸易,2018(6):34-38. [32]戚凯.美国“长臂管辖”与中美贸易摩擦[J].北京:外交评论,2020(2):23-50. [33]刘仁营,胡月庆.唯物辩证法视域下美中经济冲突实质探析[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9(7):62-71. |
[1] |
纪志耿. 恩格斯的公共卫生思想及其当代审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63-73. |
[2] |
丁堡骏. 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21. |
[3] |
余斌.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5-10. |
[4] |
魏泳安. 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当代价值——基于《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及内容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24-31. |
[5] |
高建昆, 程恩富. 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4(12): 24-32. |
[6] |
易淼. 失望情绪与集体行动:从赫希曼回到马克思——兼论法国“黄背心”运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6(6): 47-54. |
[7] |
郭殿生, 宋雨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新时代解读[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2(2): 16-22. |
[8] |
李风华,万康.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的学理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7): 45-51. |
[9] |
陈勇勤, 杨丽丽. 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原理评判李斯特生产力理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8): 55-60. |
[10] |
贾根良.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阿喀琉斯之踵”及其破解———基于新李斯特理论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2): 40-48. |
[11] |
江涌. 金融化与工业化: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2): 49-58. |
[12] |
杨虎涛. 中国为什么需要李斯特而非简单地回到李斯特———兼评《新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2): 59-65. |
[13] |
卢江, 葛扬. 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再探索——基于恩格斯1876 -1895年经典文本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1): 15-21. |
[14] |
顾海良. 恩格斯与“转形”问题的早期论争——纪念《资本论》第三卷发表 120 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0(8): 5-14. |
[15] |
温莲香. 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自然力向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2): 11-1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