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源引领型”小农户再组织化治理:机制构建与实现路径 |
李怀1, 郭义盟2 |
1.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1731; 2.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成都 610071 |
|
|
摘要 农业作为中国社会的根基和底座,其现代化进程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下,通过集体统摄方式实施“内源引领型”小农户再组织治理,为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内源引领型”小农户再组织化治理的核心在于构建一套组织治理机制,既能平衡各类生产要素、整合零散的资源,以提升治理效率,又能降低其与其他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提升发展效率,从而有效地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机制为破解小农户再组织化助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难题,提供了有别于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新方案。
|
|
关键词 :
内源引领型,
小农户再组织化,
治理机制,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
收稿日期: 2025-03-12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24XJL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JY158) |
作者简介: 李怀,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产权与制度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郭义盟,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
[1] 郑适,喻智健,王志刚.中国共产党农业经济思想的百年演进:经验与展望[J].教学与研究,2021(6):57-69. [2] 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求是,2023(6):4-20. [3] 唐京华,陈宏彩.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以浙江“千万工程”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23(7):6-13. [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01). [5] 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7(4):74-88+205-206. [6] 叶敬忠.农政问题:概念演进与理论发展[J].社会学研究,2022(1):23-45+226-227. [7] 黄宗智.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J].开放时代,2010(10):134-158. [8] 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1):66-83+203.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77. [10]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4. [11] 高雪莲.党建引领为基础的互构式农业组织化研究——张掖市柳新区党组织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案例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4-42. [12] 潘璐.“集体”新议:马克思公社思想的启示[J].社会学研究,2023(5):1-22+226. [13] 张连刚,陈星宇,谢彦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和乡村治理绩效提升:作用机制与依存条件——基于4个典型示范社的跨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3(6):139-160. [14] 陈义媛.小农户的现代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化供给机制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52-62.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4. [16] 王生斌,王保山.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企业家精神”:理论模型与案例检验[J].中国农村观察,2021(5):92-109. [17] 徐凤增,袭威,徐月华.乡村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一项双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1(12):134-151+196+152. [18] 万俊毅.准纵向一体化、关系治理与合约履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温氏模式为例[J].管理世界,2008(12):93-102+187-188. [19] 程秋萍,熊万胜.治理交易成本与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演变——基于1949-2015年J市养猪业兴衰史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6(6):143-168+244. [20] 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J].学术月刊,2007(8):13-20. [21] 李怀,于晓媛.小农户再组织化的治理之道:理论建构与实践检验[J].经济学家,2023(12):114-124. [22] 谢地,郑丽芳.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宜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建党百年所有制理论演进与实践轨迹[J].财经科学,2021(7):36-50. [23] 吴易风.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2007(2):4-18+204. [24] 周雪光.“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5(2):1-31+243. [25] 岳晓文旭,王晓飞,韩旭东,等.赋权实践如何促进乡村新内源发展——基于赋权理论的多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2(5):36-54. [26] 孙枭雄.经营性治理:理解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实践的一个新视角[J].经济学家,2023(4):108-118. [27] 万俊毅,潘展弘.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制度逻辑与广东探索[J].中国农村经济,2023(4):125-142. [28] 郜亮亮,纪月清.中国城乡转型中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与流转配置效率[J].中国农村经济,2022(10):24-40. [29] 王海娟,贺雪峰.农地细碎化的公共治理之道[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5. [30] 乔金亮.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要守底线防风险[N].经济日报,2023-08-15(005). [31] 夏静,张锐,周璇.湖北沙洋:按户连片耕种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N].光明日报,2020-09-27(001). [32] 何红卫,乐明凯.湖北沙洋县:发挥农民首创按户连片耕种[N].农民日报,2020-09-22(0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