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循环路径研究——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分析 |
刘金山, 杜林 |
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广州 510632 |
|
|
摘要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以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社会再生产与资本循环理论,以生产与消费互动的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为基础分析框架,构建“要素市场→企业生产→产品市场→居民消费→要素市场”持续流动的经济循环模型,可理出国内循环和国外循环等2类自循环路径以及“进口导向型”“出口导向型”“进口和出口结合型”等3类国际循环路径。就现实而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的主导循环路径各有不同,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循环发展呈动态变化趋势。当前需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由此需加速国内市场成为核心原材料的全球生产中心、关键产品的全球消费中心,以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循环进而带动双循环高质量发展。
|
|
关键词 :
国内循环,
国际循环,
社会再生产,
资本循环,
经济循环路径
|
收稿日期: 2024-10-07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4BJY011) |
作者简介: 刘金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杜林,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4-09-23].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2] 徐奇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和构建[J].金融论坛,2020(9):3-9. [3] 宋宪萍,杨丽乐.厚植新发展格局下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逻辑理路、现实约束与战略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23(8):32-44. [4] 黄群慧.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与政策体系——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J].经济研究,2021(4):4-23. [5] 裴长洪,刘洪愧.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内涵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1(6):5-22. [6] 陈甬军,晏宗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37-47. [7] 程恩富,张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求索,2021(1):108-115. [8] 徐志向,丁任重,张敏.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5):40-63. [9] 焦方义,张东超,郑茜月.论新型城镇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作用——基于马克思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23(8):13-22. [10] 郭克莎,田潇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21(11):44-58. [11] 洪银兴,杨玉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研究[J].经济学家,2021(3):5-14. [12] 马建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与构建新发展格局[J].管理世界,2021(5):1-10. [13] 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J].管理世界,2020(12):1-13. [14] 张铭慎,陆江源.大国经济循环:轨迹特征、演进规律与政策启示[J].经济学家,2022(8):24-32. [15] 刘金山.趣修经济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2:134. [16] 江小涓,孟丽君.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管理世界,2021(1):1-19. [17] 张磊,黄世玉.构建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逻辑方向、堵点及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74-84. [18] 张辉,吴唱唱,姜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研究——中国规模化经济视角[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2):62-81. [19] 林发勤,周默涵,刘梦珣.扩大内循环可促进外循环的微观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9):114-133. [20] 洪俊杰,隋佳良.立足国内大循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基于全球价值链位置视角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23(1):1-18. [21] 巫强,刘志彪.中国沿海地区出口奇迹的发生机制分析[J].经济研究,2009(6):83-93. [22] 江小涓.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J].管理世界,2010(6):1-7. [23] 吴唱唱,张辉.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进口贸易发展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3(2):101-112. [24] 章秀琴,施旭东.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生产要素流动与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升级[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3(8):49-63. [25] 谢世清,李怡然.美国“双循环”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21(8):4-12+19. [26] 谢世清,杨帆.日本“双循环”经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22(3):37-43. [27] 刘洪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7):143-151. [28] 李计广.新发展格局下沿边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21(5):120-127. [29] 黄泰岩,吴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现机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3):100-106. [30] 毛中根,贾宇云,叶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居民消费:进程回顾、思想变迁与民生实践[J].改革,2021(9):50-64. [31]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8-07-04)[2024-09-23].https://www.gov.cn/test/2008-07/04/content_1035850.htm. [32]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8-08-01)[2024-09-23].https://www.gov.cn/test/2008-08/01/content_1061490.htm. [3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讲话[EB/OL].(2012-12-16)[2024-09-23].https://www.gov.cn/ldhd/2012-12/16/content_2291602.htm. [34]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002). [35] 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EB/OL].(2020-11-04)[2024-09-23].https://www.gov.cn/xinwen/2020-11/04/content_5557392.htm. [36] 周曙东,韩纪琴,葛继红,盛明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理论探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22-29. [37] 黄泰岩.新发展格局: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N].光明日报,2022-03-15(011). [38]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9] 新中国60周年:对外贸易飞速发展[EB/OL].(2009-09-17)[2024-09-23].https://www.gov.cn/test/2009-09/17/content_1419640_2.htm. [40] 新中国60周年: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EB/OL].(2009-09-15)[2024-09-23].https://www.gov.cn/test/2009-09/15/content_1417800.htm. [41] 波澜壮阔四十载民族复兴展新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EB/OL].(2018-08-27)[2024-09-23].https://www.stats.gov.cn/zt_18555/ztfx/ggkf40n/202302/t20230209_1902581.html. [42] 刘建丽.新中国利用外资70年:历程、效应与主要经验[J].管理世界,2019(11):19-37. [43] 高鹏飞,辛灵,孙文莉.新中国70年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理论逻辑与政策体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5):2-10. [4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4-07-18)[2024-09-23].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3409.htm. |
[1] |
李连波, 刘洺赫. 国外政治经济学最新研究述论(2023)[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8(8): 69-85. |
[2] |
焦方义, 张东超, 郑茜月. 论新型城镇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作用——基于马克思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6(8): 13-22. |
[3] |
陶为群. 我国有对外贸易的社会再生产中的乘数加速数初探——基于两大部类投入产出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3(5): 107-115. |
[4] |
王兆萍, 李雅静. 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活跃度研究——基于结构性潜能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9(11): 101-113. |
[5] |
王智强, 袁怡.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全球化分裂——兼论中美贸易关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29(1): 96-106. |
[6] |
李连波. 2021年国内《资本论》研究进展与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4(8): 16-25. |
[7] |
王璐,李晨阳. 基于新自由主义内核的跨国资本积累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4(8): 57-69. |
[8] |
张峰.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野下的畅通国民经济循环[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19(3): 27-34. |
[9] |
陶为群. 《资本论》中的剑桥方程式——机理、比较、结构与引申[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18(2): 88-96. |
[10] |
裴宏, 游宣浩. 马克思货币银行理论视角下的现代货币理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52-61. |
[11] |
杨慧玲. 全球分工演进中的新发展格局:历史与现实[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17-28. |
[12] |
张俊山. 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市场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25-36. |
[13] |
金梦迪. 货币信用在社会再生产平衡中的作用:协调与冲突——基于后凯恩斯主义存量-流量一致性模型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45-53. |
[14] |
李碧珍, 吴芃梅. 数字经济对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影响与重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5(11): 14-19. |
[15] |
周申, 农里杰. 落户政策改革与劳动收入: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5(11): 64-7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