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  2017, Vol. 258 Issue (2): 29-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农地公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制度保障——重读马克思土地所有制思想
贺汉魂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205
全文: PDF (969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战略只能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恰是产粮之地越来越少、藏粮之地越来无的过程;土地私有化并不能保障耕者有其田,生产效率与生产社会化发展密切相关,必然要求不断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通过私有化保障耕者有其田违背了土地所有制的正义要求;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阻碍了粮食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恢复小农土地私有制更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如是说启示我们,农地公有才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根本制度保障。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贺汉魂
关键词 土地所有制粮食安全马克思    
收稿日期: 2017-01-10     
PACS:  F121.2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CZX070);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16YBA110)
作者简介: 贺汉魂(1969-),男,湖南衡南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协同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伦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研究。
引用本文:   
贺汉魂. 农地公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制度保障——重读马克思土地所有制思想[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2): 29-36.
链接本文:  
http://www.ddjjyj.com/CN/     或     http://www.ddjjyj.com/CN/Y2017/V258/I2/29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