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值理论与分配规则 |
顾自安 |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福建 厦门 361005 |
|
|
摘要 价值理论对于经济学的意义更多的表现为本学科的哲学基础和历史的、阶级的价值观。但它不是分配规则的依据, 分配规则是由社会自身的经济制度所内生的。在市场经济中, 分配规则是一元的。分配规则本身是市场行为主体博弈的结果。分立的要素所有权为分配规则提供了基础, 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决定分配比例。一元的按要素分配规则将更有利于发挥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提高效率;而实现分配正义,则主要的应该通过财政税收和转移支付等再分配形式来实现, 而不应寄希望于多元的分配规则。
|
|
关键词 :
价值理论,
分配规则,
要素稀缺性,
要素所有权
|
收稿日期: 2004-11-17
|
|
作者简介: 顾自安(1977-), 男, 宁夏平罗人,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市场经济理论。 |
[1] |
刘召峰. 孙冶方的价值理论:一个批判性剖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33-44. |
[2] |
丁堡骏. 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21. |
[3] |
鲁品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开放战略的指导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6(8): 26-32. |
[4] |
王朝明, 张海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价值理论与西方供给学派理论比较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2(4): 39-46. |
[5] |
刘海霞. 论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社会总剩余劳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68-67. |
[6] |
陈其人. 评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译本序言[J].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0(2): 17-21. |
[7] |
孔小红, 管德华. 斯密价值理论辨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0(1): 49-54. |
[8] |
唐思文. 对马克思价格理论的质疑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暂时冷落[J]. 当代经济研究, 2007, 0(12): 30-33. |
[9] |
石晶莹. 《资本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0(8): 19-24. |
[10] |
蔡继明. 价值理论创新与新世纪思想解放———从思想解放的进程谈价值理论创新的必要[J]. 当代经济研究, 2003, 0(7): 7-10. |
[11] |
赵景峰. 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比较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02, 0(1): 56-59. |
[12] |
任保平.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代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01, 0(8): 4-12. |
[13] |
萧灼基. 推进理论创新 指导经济实践—— 谈谈“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J]. 当代经济研究, 2001, 0(5): 13-1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