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樊纲.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国的宏观经济学[EB/OL].(2021-12-28)[2023-2-11].https://zhuanlan.zhihu.com/p/450714201. [2]姚洋.生产型政府[J].济南:理论学刊,2011(8):52-54. [3]葛扬,岑树田.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的土地支持研究[J].北京:经济研究,2017(2):35-51. [4]岑树田.大国基石:中国基础设施发展逻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岑树田,葛扬,颜维海.中国居民健康持续改善的民生激励研究[J].兰州:兰州学刊,2023(2):59-77. [6]岑树田,葛扬.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效应研究——基于财政科技投入视角的理论与实证[J].太原:经济问题,2023(5):9-21. [7]王永钦,张晏,章元,等.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北京:经济研究,2007(1):4-16. [8]傅勇.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J].北京:经济研究,2010(8):4-15+65. [9]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偏好、公共品供给与转型中的财政分权[J].北京:经济研究,2008(7):78-89. [10]顾元媛,沈坤荣.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12(10):77-88. [11]李政,杨思莹.财政分权、政府创新偏好与区域创新效率[J].北京:管理世界,2018(12):29-42+110+193-194. [12]原毅军,郭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成都:经济学家,2018(5):23-31. [13]卞元超,白俊红.“为增长而竞争”与“为创新而竞争”——财政分权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一种新解释[J].北京:财政研究,2017(10):43-53. [14]陈德球,金雅玲,董志勇.政策不确定性、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效率[J].天津:南开管理评论,2016(4):27-35. [15]王砾,孔东民,代昀昊.官员晋升压力与企业创新[J].天津:管理科学学报,2018(1):111-126. [16]贾洪文,程星.政府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视角[J].长春:税务与经济,2022(4):10-18. [17]Acemoglu D. Politics and Economics in Weak and Strong States[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5, 52(7):1199-1226. [18]岑树田.中国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19]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北京:经济研究,2002(4):19-26+9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