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萧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9. [2]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2. [3]段忠桥.重释历史唯物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96. [4]马家驹,蔺子荣.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北京:经济研究,1980(6):65-72. [5]陈招顺,李石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J].上海:学术月刊,1980(6):34-37. [6]李名学.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的论述——对《资本论》序言中一段话的理解[J].北京:经济研究,1982(7):72-74. [7]孙浩.生产方式是中介性经济范畴[J].太原:晋阳学刊,1982(4):58-62. [8]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7(2):52-65. [9]郭冠清.回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核心命题的重新解读(上)——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为基础[J].北京:经济学动态,2015(5):22-29. [10]郭冠清.回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核心命题的重新解读(下)——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为基础[J].北京:经济学动态,2015(8):28-39. [11]郭冠清.回到马克思: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再解读[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0(3):5-13. [12]吴宣恭.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范畴[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3(3):1-10. [13]马家驹,蔺子荣.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1981(6):105-116. [14]高峰.论“生产方式”[J].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2):3-38. [1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奚兆永.对有关《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其他几种观点的评论: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研究之二[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1998(5):59-63. [18]卫兴华自选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2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田光.论《资本论》的对象问题[J].北京:经济研究,1981(5):47-54.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5. [25]马家驹,蔺子荣.《资本论》学习与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242. [2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4. [27]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M].方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4. [28]David F.Noble. Social Choice in Machine Design, The Case of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s[A]// Andrew Zimbalist. Case Studies on the Labor Process.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79. [29]周绍东.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探索与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41. [30]孟捷.生产力一元决定论和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再解释[J].北京:政治经济学报,2016(1):61-134.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9. [33]孟捷.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4]赵磊.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得与失——与孟捷教授商榷[J].北京:政治经济学报,2017(2):188-197. [35]肖磊.社会经济制度的生产力一元决定论:一个辩证的理解[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8(1):49-58. [36]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北京:求是,2020(2):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