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旭,常庆欣.《资本论》是光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驳《资本论》哲学化[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9(11):54-65. [2]雪婷.论《资本论》的哲学根基——兼与张旭、常庆欣商榷[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0(12):50-58. [3]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0(2):4-14. [4]常庆欣,张旭.《资本论》哲学化解读再研究[J].重庆:天府新论,2020(1):1-12. [5]孙正聿.《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J].北京:学习与探索,2014(1):1-1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62. [8]陈学明,姜国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42-43. [9]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25. [10]罗曼·罗斯多尔斯基.马克思《资本论》的形成[M].魏埙等,译.北京: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231-232. [11]M.考林.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观[J].黄陵渝,译.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1(00):262-369+389-391. [12]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ix. [13]米歇尔·福柯.什么是批判?自我的文化:福柯的两次演讲及问答录[M].潘培庆,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4-5. [14]赵敦华.批判哲学的马克思特色[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62-71.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马塞罗·默斯托·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50年[M].闫月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9. [17]阿尔都塞.政治与哲学:阿尔都塞读本[M].陈越,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01. [18]艾·瓦·伊林柯夫.马克思《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M].孙开焕,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12. [20]见田石介.《资本论》的方法[M].张小金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23. [22]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M].赵培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 [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