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卢茨·科普尼克.慢下来——慢速的现代性[J].上海:上海艺术评论,2017(01):36-42. [5]米兰·昆德拉.慢[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 [7]彼得·索尔谢姆.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2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82. [9]Э.B.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J].北京:哲学译丛,1986(4):29-36. [10]杰夫·尚茨.激进生态学与阶级理论[J].北京:国外理论动态,2006(1):16-19+26. [11]郇庆治.当代西方绿色左翼政治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重要论述摘录[J].北京:中国纪检监察,2018(8):1. [14]张旭.“广义生态学”之生态范畴及生态图景[J].长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2):42-44.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71. [16](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1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