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 北京:求是,2016(1):3–10. [2] 黄娟. 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思考[J]. 新乡:管理学刊,2015(1):60–66. [3] 南方日报评论员. 论五大发展理念[N]. 广州:南方日报,2015 –11 –05. [4] 李国平,张文彬,李潇.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契约设计与分析[J]. 北京:经济管理,2014(8):30–41. [5] 张新平. 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 新乡:管理学刊,2015(3):40–45. [6] 李军.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N]. 北京:人民日报,2014 –04 –23.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8] 张金泉. 生态补偿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J]. 兰州: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115–119. [9] 金波.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区域分工模式研究[J]. 长春:工业技术经济,2011 (7):108–114. [10] 靳晓春,杨静. 深化改革、区域协调与城镇化———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 届年会综述[J]. 新乡:管理学刊,2014(3):71–76. [11] 李健,钟惠波,徐辉. 多元小集体共同治理:流域生态治理的经济逻辑[J]. 北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2):26–31. [12] 吴晓青,洪尚群,段昌群等. 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J]. 武汉: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 (1):13–16. [13] 王昱,丁四保,王荣成. 区域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需求及其制度障碍[J]. 北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7):74–80. [14] 张跃胜.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监管研究[J]. 厦门:中国经济问题,2015(6):87–96. [15] 周肇光. 提升长三角区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协调力———基于政府责任视角[J]. 新乡:管理学刊,2014 (2):35–39. [16] 张跃胜,袁晓玲. 环境污染防治机理分析:政企合谋视角[J]. 开封: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62–68. [17] 赵华荃. 遵循客观规律,推进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J]. 新乡:管理学刊,2014(4):31–40. [18] ZHANG Y S.Analysis of the Supervision of Ecological Subsidies:Based on the Principal – agent Model[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search,2014(4):369–373.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课题组. 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与实践[J]. 北京:党的文献,2016(2):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