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8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4-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改革开放论坛
财政与金融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5 当代马克思主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新进展
蒋南平, 徐明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在资本有机构成的内涵、变动规律以及宏观经济层面的应用三方面进行了拓展,在计算公式、资本有机构成与资本价值构成的关系、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核算范围以及研究视域方面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学者们不仅探究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趋势,还提出了新的衡量指标。针对当前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诸多方面的观点尚未达成一致、资本有机构成的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中外学者研究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侧重点存在差异、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比较匮乏等问题,应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2019 Vol. 284 (4): 5-12 [摘要] ( 442 ) HTML (1 KB)  PDF (1183 KB)  ( 409 )
13 生态视阈下的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与当代中国镜鉴
赵志强, 杨建飞
资本逻辑是资本追求价值无限增殖的逻辑,资本的逐利本性是资本逻辑最为深刻的体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本性、资本主义生产逻辑和消费逻辑进行激烈的生态批判,深刻揭示了资本逻辑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镜鉴的作用。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实现资本逻辑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协调统一提供了科学指南。
2019 Vol. 284 (4): 13-20 [摘要] ( 324 ) HTML (1 KB)  PDF (1158 KB)  ( 44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21 从分享到共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嬗变
李炳炎, 余飞
从社会主义分享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共享经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嬗变,这一嬗变正在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经济各自内涵和运行机制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经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的继承和发展。与此同时,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共享经济具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功能、特点和所具有的宏观经济效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经济是与我国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针对当前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相关立法力度,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协同治理体系。
2019 Vol. 284 (4): 21-37 [摘要] ( 276 ) HTML (1 KB)  PDF (1412 KB)  ( 650 )
38 卡莱茨基经济理论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段雨晨, 赵峰
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为基础,卡莱茨基系统地讨论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经济的长短期动态及其决定因素问题。其投资理论和经济动态理论强调投资总量和结构在增长中的作用、投资的风险递增原理、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以及在面临多重制约因素下增长率和投资率的选择问题,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对卡莱茨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借鉴能够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内容,为在新时期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处理好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协调投资总量与投资结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等提供有益借鉴。
2019 Vol. 284 (4): 38-44 [摘要] ( 285 ) HTML (1 KB)  PDF (1141 KB)  ( 265 )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45 “效用价值论”批判——从“效用价值”的逻辑出发
赵磊
在“边际效用”论占据强势话语的当下,澄清其在价值理论上的误区,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对“稀缺”“效用”“边际效用”“自然力”以及“生产要素”等“效用价值”论的逻辑中介范畴分析表明:价值的高低不在于“稀缺”,而在于“劳动耗费”。因此“价值悖论”是一个伪问题,“无差异曲线”只能解释价值的表象,“稀缺”的改变以及“边际效用”趋于递减,是人类劳动的必然结果。“要素价值论”虽然有精确的“数学量化”做依据,但用数学精确量化以后的现象仍然是现象,并未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2019 Vol. 284 (4): 45-54 [摘要] ( 378 ) HTML (1 KB)  PDF (1239 KB)  ( 446 )
55 社会网络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
张振华, 李昂
社会网络关系在中国创业情境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创业者社会网络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存在直接的促进作用,社会网络的规模、异质性、密度、关系维度等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各维度也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影响。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型新创企业专有政策促进平台及监督检验平台,推进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加速器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税收减免政策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措施来促进新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也要注重完善企业家心智模式,培育社会网络来拓展沟通渠道,注重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新创企业的绩效。
2019 Vol. 284 (4): 55-62 [摘要] ( 303 ) HTML (1 KB)  PDF (1162 KB)  ( 773 )
       改革开放论坛
63 G20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智慧
董晨君, 聂丽, 隋明华
G20杭州峰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体现了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更反映了世界各国对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智慧的急切诉求。中国将以“杭州行动计划”为蓝本,制定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路线,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来,并承担一个经济发展大国相应的责任。总体而言,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国内改革“红利”,同时还将有效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顶层设计中的话语权,最终实现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增长的共赢。
2019 Vol. 284 (4): 63-69 [摘要] ( 278 ) HTML (1 KB)  PDF (1190 KB)  ( 509 )
70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质量的耦合关联分析
盛光华, 葛万达
经济发展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人居环境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动力,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东北地区2004~2016年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的耦合度共经历了下降、上升、再下降三个阶段,整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从省份上来看,环境质量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耦合的最主要因素,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经济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面临严峻态势。因此,东北地区应采取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质量间的协调性,进而促进经济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9 Vol. 284 (4): 70-78 [摘要] ( 291 ) HTML (1 KB)  PDF (1248 KB)  ( 268 )
       财政与金融研究
79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美高技术产业分工地位研究
马晶梅, 丁一兵
中国对美国拥有巨额贸易顺差是当前美国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此次贸易摩擦主要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因此,文章基于总贸易核算框架,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对2000~2014年中美高技术产业的真实出口规模重新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考察两国高技术产业在双边贸易中的分工地位。研究得出:由于两国总出口中包含相当比例进口中间产品价值,两国尤其是中国的真实出口规模被明显高估;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拥有一定市场优势,但是在全球价值链位置上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从而中国在双边贸易分工中处于明显劣势地位。
2019 Vol. 284 (4): 79-87 [摘要] ( 319 ) HTML (1 KB)  PDF (1714 KB)  ( 659 )
88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研究
刘艺欣, 马少康
一国外汇储备日常管理的关键是将储备规模时时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为此探讨一个测算适度储备规模的科学方法,对储备规模进行管理与调控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需求角度出发,依据即期的影响因素,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设计了在某一时点相对静止时,测度外汇储备适度与否的计量模型。根据相关变量的即期数据,带入模型即可得到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目标值。管理部门可以据此随时监督和测度实际储备的适度性程度,并进行适时调控,这将有助于实现日常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适度。
2019 Vol. 284 (4): 88-94 [摘要] ( 299 ) HTML (1 KB)  PDF (1261 KB)  ( 368 )
95 增值税改革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吗?——基于增值税转型和“营改增”改革的研究
汪卢俊, 苏建
增值税转型和“营改增”是我国增值税改革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从全国来看,这两次增值税改革通过减少企业重复征税、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及研发创新、改善经济供给效率,显著提高了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利用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由于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从“营改增”改革中受益较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从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受益较大。我国应继续从完善增值税链条“抵扣机制”,降低、简并增值税税率,清理增值税优惠、免税政策,完善留抵退税制度,提高税收征管和服务水平入手,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19 Vol. 284 (4): 95-102 [摘要] ( 300 ) HTML (1 KB)  PDF (1174 KB)  ( 334 )
103 中国金融压力的特征、度量及影响
赵沛, 叶方冰, 刘精山
金融压力的增加会导致金融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参与者持有风险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的意愿降低,并进一步通过多种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我国的金融压力变化较为频繁,金融体系较为脆弱。金融压力对于宏观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压力指数的走势对于宏观经济指标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对金融压力的未来变化进行预测通常是困难的。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当考虑对这一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配备灵活的工具来快速应对新出现的金融压力。
2019 Vol. 284 (4): 103-112 [摘要] ( 298 ) HTML (1 KB)  PDF (5272 KB)  ( 333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