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8-09-15
12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前提局限
*
———基于自然资本约束的马克思主义视角
毕秀水
西方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增长理论, 缺乏对自然资本要素及其产权的分析, 从而使看似完美的经济增长理论陷入与生态危机现实相冲突的理论困境。应将自然资本代际产权纳入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
2008 Vol. 0 (9): 12-16 [
摘要
] (
210
)
HTML
(1 KB)
PDF
(150 KB) (
534
)
22
再析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涵义———兼评王成稼研究员的有关诠释与观点
卫兴华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 学界有不同的解读。有人从私有化、股份化的思路去解读, 是一种误解;有人用个人所有制理论批判我国改革前的社会主义现实, 文不对题。重建个人所有制, 是重建被资本主义否定了的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但不是重建劳动者的私有制, 而是重建劳动者人人有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是从联合体的总体着眼的。"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是从构成联合体的分子的个人着眼的, 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 即从同一事物两个方面去讲怎样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这种解读才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2008 Vol. 0 (9): 22-26 [
摘要
] (
239
)
HTML
(1 KB)
PDF
(496 KB) (
296
)
27
从"二因素"到"二重性" :论马克思经济学术语转换的内在逻辑
*
——评晏智杰教授的《对财富与价值二分论的解析》
任洲鸿
从商品"二因素"到商品"二重性"之间的经济学术语转换体现了马克思实现理论批判的内在逻辑。其中, 商品"二因素"对应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商品"二重性"对应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商品二重性学说并没有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得到"明确表述" , 也没有随着李嘉图学派的解体而"终结", 更不是将实物财富与价值财富"截然加以分裂"的学说。
2008 Vol. 0 (9): 27-31 [
摘要
] (
248
)
HTML
(1 KB)
PDF
(171 KB) (
592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