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6-08-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改革开放论坛
会议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5
《资本论》价值形式理论再研究
陈俊明
在《资本论》中,价值形式的研究贯穿始终,极为重要,从简单、抽象形态到最复杂、具体形态,但最难、最必要的是对其简单形态的研究。马克思以特殊的方法深度剖析和再现了这种最简单的价值形式,揭示了它的多样性规定以及包含的萌芽、发展趋势,开创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新路径。
2016 Vol. 0 (8): 5-7 [
摘要
] (
226
)
HTML
(1 KB)
PDF
(996 KB) (
552
)
12
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的条件及其背后的矛盾关系
骆桢
在弗雷等人构建的单部门实物量模型基础上引入劳动价值论,用以分析技术构成提高导致价值构成提高的条件。研究发现,技术构成提高能否表现为价值构成提高,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类型。而技术进步的类型背后所体现的是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分析得出,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表现。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的矛盾应从属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016 Vol. 0 (8): 12-18 [
摘要
] (
297
)
HTML
(1 KB)
PDF
(1073 KB) (
591
)
19
试析马克思《资本论》劳动本体论思想
谭苑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确立了劳动本体论思想,这一思想分别在“劳动价值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的积累”五个部分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劳动价值论”中“商品”这一研究起点的选取、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商品拜物教理论,“货币转化为资本”中“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的买和卖,“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工资”中工资的本质、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资本的积累”中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一系列论述从未脱离马克思以劳动为本体的思想。
2016 Vol. 0 (8): 19-28 [
摘要
] (
431
)
HTML
(1 KB)
PDF
(1038 KB) (
72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29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短期资本流动:特征、风险与管理
祝国平, 程呈, 明明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波动性显著增加,对我国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全球主要大国的货币国际化条件变量与其短期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具有促进作用,反映在汇率稳定性、金融市场完善程度、金融市场开放度、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以及国内经济的稳定性等条件的提高等方面,这既为货币国际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又促进了短期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价格变量,如利率、CPI 变化等领域,对实体经济变量,如GDP 和进出口等的波动性影响相对较小。
2016 Vol. 0 (8): 29-38 [
摘要
] (
274
)
HTML
(1 KB)
PDF
(1127 KB) (
530
)
39
全球劳工套利的帝国主义本质与中国的选择
韩英
在近几十年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浪潮中,跨国公司全球劳工套利推动下的生产输出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最重要变化之一。分析全球劳工套利现象背后的全球生产和价值转移不难发现,“垄断”和“不平等”仍然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两大基本特征。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非但没有从资本主义发展史中淡出,相反,随着一系列全球规则和制度体系的建构,帝国主义在今天变得更隐蔽也更有力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不能靠继续为跨国公司提供巨大的劳工套利空间来保持所谓的“比较优势”,而是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努力摆脱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剥削和束缚。
2016 Vol. 0 (8): 39-46 [
摘要
] (
312
)
HTML
(1 KB)
PDF
(1019 KB) (
692
)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47
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危害
朱安东, 王天翼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输出是为美国霸权主义服务的文化侵略。党中央对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措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界也不断予以批判。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政策制定以及经济基础领域带来了重大影响和危害。各级党政部门应该齐抓共管,从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两方面采取坚决措施,抵制和反对新自由主义,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
2016 Vol. 0 (8): 47-54 [
摘要
] (
430
)
HTML
(1 KB)
PDF
(1125 KB) (
1409
)
55
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原理评判李斯特生产力理论
陈勇勤, 杨丽丽
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李斯特阐述了落后民族国家如何增强自身生产力的理论,马克思在批判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并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相比,李斯特的理论存在很多局限,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历史上,李斯特的理论对于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具有启发作用,并为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当下,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李斯特经济理论也将为其提供理论借鉴。
2016 Vol. 0 (8): 55-60 [
摘要
] (
241
)
HTML
(1 KB)
PDF
(984 KB) (
313
)
61
数理方法和经验分析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一个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探讨
周宙, 魏杰
虽然人们所掌握的信息集只是社会总信息集的一部分,但是社会经济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和构建理论来认知。在通过发展经济理论认知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实证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作用。数理方法保证了理论推导过程中的严谨性和逻辑自洽,同时其对前提假设的严格限定和推理过程的形式化提高了理论研究中各分工部分的交流效率;经验方法加深了我们对市场过程结果中各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同时为相互竞争的理论的选择和比较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标准。但这两种方法有其内在的缺陷,它们不能对预测提供帮助,也不能保证理论朝认知真实社会经济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鼓励理论研究的试错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2016 Vol. 0 (8): 61-71 [
摘要
] (
297
)
HTML
(1 KB)
PDF
(1190 KB) (
545
)
改革开放论坛
72
财政分权制度能促进高技术产业增长吗
谭丽焱
财政分权制度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高技术产业发展重要的制度支撑。通过构建一个财政分权制度内生到高技术企业决策的理论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财政分权制度对高技术产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运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收入型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增长,但支出型财政分权对高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证实了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是财政分权影响高技术产业增长的重要途径。
2016 Vol. 0 (8): 72-80 [
摘要
] (
232
)
HTML
(1 KB)
PDF
(1051 KB) (
561
)
81
人口老龄化倒逼了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吗
蔡兴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出口贸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供给,从而提高劳动力成本,进而削弱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不利于中国出口贸易;但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也可能倒逼出口企业以技术替代劳动力,进而促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运用1998 ~ 2013 年间中国28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的确倒逼了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人力资本状况的改善能显著强化这一“倒逼机制”,而金融发展水平对其的影响则呈现出阶段性。
2016 Vol. 0 (8): 81-91 [
摘要
] (
270
)
HTML
(1 KB)
PDF
(1083 KB) (
809
)
会议综述
92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八次研讨会综述
刘学梅, 刘海霞, 李东民
2016 Vol. 0 (8): 92-96 [
摘要
] (
223
)
HTML
(1 KB)
PDF
(962 KB) (
729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