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3-05-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7
马克思国际不平等交换思想的动态博弈新解
宋树理
马克思认为,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是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的实现方式,其实质是国际资本剥削。随着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企业国际化经营行为的影响,使得国际不平等交换即便是国际剥削程度加剧也能长期存在和发展,而开放型国家和国际化企业为了长期利益最大化,会产生积极改善国际剥削关系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有必要运用新的分析工具深入解析和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国际不平等交换思想,根据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理性处理国际不平等交换问题,适时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提高外贸互惠的潜在水平。
2013 Vol. 0 (5): 7-13 [
摘要
] (
229
)
HTML
(1 KB)
PDF
(325 KB) (
648
)
1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
户晓坤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矛盾和促使共产主义生成的革命因素,从而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这一发现正是借助于“革命的辩证法”来实现的。辩证法作为科学的、革命的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承载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性重任; 另一方面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力图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新的实证科学超越现代知性科学。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贯彻,使马克思开创了一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2013 Vol. 0 (5): 14-19 [
摘要
] (
411
)
HTML
(1 KB)
PDF
(214 KB) (
823
)
85
吴易风经济思想述评
刘学梅
吴易风教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五十多年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一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易风教授有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保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主张,对于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 Vol. 0 (5): 85-91 [
摘要
] (
279
)
HTML
(1 KB)
PDF
(239 KB) (
459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