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  2010, Vol. 0 Issue (4): 54-58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论宏观经济学之微观基础——基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争论与解析
王璐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天津 300071
全文: PDF (186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由逻辑体系保证, 但逻辑体系并不意味着经济学一定能够很好地解释现实, 这要求经济分析所依据的制度基础必须联系到人的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逻辑起点。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注重人与物的关系及在生产函数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之微观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新古典传统相比, 以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社会关系为分析线索的马克思经济学, 正是在其特有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的微观基础上, 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从而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总量理论体系, 完全不同于自身存在各种逻辑悖论的主流新古典理论。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王璐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马克思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理论    
收稿日期: 2009-10-23     
PACS:  F015  
基金资助: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TJJL08 -030);南开大学人文社科青年资助项目(NKQ08005)
作者简介: 王璐(1977-), 女, 河南许昌人,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主要从事马克思经济学与经济思想史研究。
引用本文:   
王璐. 论宏观经济学之微观基础——基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争论与解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0(4): 54-58.
链接本文:  
http://www.ddjjyj.com/CN/     或     http://www.ddjjyj.com/CN/Y2010/V0/I4/54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