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思经济学共享发展思想:缘起、关键、途径与愿景 |
蒋永穆a,张鹏b |
a.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41; b.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0041 |
|
|
摘要 马克思经济学的共享发展思想缘于对贫苦农民民生困境的关切,正是由于对农民民生利益的关注,马克思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最终创建了马克思经济学体系;马克思经济学揭示了共享发展的关键是在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中打破劳动者的民生铁律;马克思经济学指明了共享发展的途径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经济学共享发展的愿景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制度是与共享发展背道而驰的,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共享发展实现的唯一途径,为此,必须坚定共产主义共享发展的理想信念,深入落实共享发展观。
|
|
关键词 :
马克思经济学,
共享发展,
缘起,
关键,
愿景
|
收稿日期: 2017-02-15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D029);四川省2016 年软科学计划项目(2016ZR0027);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qy201418) |
作者简介: 蒋永穆(1968-),重庆南岸人,经济学博士,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张鹏(1978-),四川广元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张鹏,李萍.马克思经济学的民生向度——兼论改善和发展中国的民生[J].北京:教学与研究,2016(03):5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1-364.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46.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2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郑忆石.社会发展动力: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366.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2.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6.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492. [19]蒋永穆,张晓磊.共享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北京: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3). [20]大卫.哈维.小修小补已经修复不了资本主义[N].黎文,编译.文汇报,2014-05-19. |
[1] |
刘桂芝, 白向龙. 新时代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共享发展机制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37-47. |
[2] |
张静. 尼·伊·季别尔对《资本论》的开创性研究及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5(1): 60-66. |
[3] |
姬旭辉. 从“共同富裕”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历程[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42-50. |
[4] |
张作云. 马克思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与当代启迪[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7(5): 5-16. |
[5] |
陶纪坤. 共享发展视角下我国社会保障再分配机制及实现方式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4(2): 78-87. |
[6] |
李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本有机构成趋向提高规律的再认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3(1): 11-21. |
[7] |
宋宪萍, 康萌. 美国发起贸易争端的缘起反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9(9): 72-83. |
[8] |
邵彦敏, 丁宁. 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7(7): 23-30. |
[9] |
李翀. 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辨析与验证[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6(8): 5-15. |
[10] |
王丽英. 共享发展的制度属性及现实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69(3): 55-59. |
[11] |
刘娟,王庆华.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贡献要素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69(1): 83-89. |
[12] |
邵彦敏,赫名超,邵彤姣. 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35-34. |
[13] |
易淼,赵磊,葛浩阳. 共享发展何以可能:一个劳资利益失衡纠偏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7): 85-89. |
[14] |
易培强. 共享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3): 33-41. |
[15] |
徐春华, 吴易风.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加速原理”比较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8): 37-4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