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质疑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说 |
徐东辉1,2 |
1.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117;
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12 |
|
|
摘要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说错误的理论根源在于,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混淆了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质的差别,其结果是将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错误地理解为劳动生产力与使用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理论的倒退。运用价值转形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的原理,破解所谓的“马克思的悖论”,从而更好地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
关键词 :
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量,
劳动价值论,
反比
|
|
|
作者简介: 徐东辉( 1978 - ) ,女,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1]资本论: 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53 - 5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3]丁堡骏,张洪平. 揭开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关系之谜[J]税务与经济,1994,( 3) : 3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6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296 - 297.
[5]谷书堂,柳欣. 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3,( 6) .
[6]钱伯海. 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思考[J].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 .
[7]马艳,程恩富. 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J]. 财经研究,2002,( 10) .
[8]孟捷. 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给予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 [J]. 中国社会科学,2005,( 5) : 9.
[9]魁奈. 关于商业和手工业者劳动的问答. 重农学派[M]. 巴黎,1846: 189 - 190. |
[1] |
胡莹, 刘静豌. 价值理论的发展:从李嘉图到马克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5-15. |
[2] |
乔榛, 刘晓丽.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逻辑及现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17-24. |
[3] |
丁堡骏. 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21. |
[4] |
陈昊, 丁晓钦. 绿色制造机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15-26. |
[5] |
方敏. 对《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几点认识与澄清[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5-14. |
[6] |
王睦欣, 庞德良. 马克思生产劳动观视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4(2): 16-23. |
[7] |
朱哲, 何林.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7(7): 15-22. |
[8] |
江鑫,黄乾. 劳动生产率呈倒“U”型变化趋势的人口老龄化因素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3(3): 84-95. |
[9] |
李帮喜, 崔震. 价格理论的张量分析:新古典的替代框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2(2): 5-15. |
[10] |
王智强. “价值总量之谜”再研究——来自38个国家2000~2014年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2(2): 59-67. |
[11] |
李连波. 国外《资本论》研究最新进展与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0(10): 42-55. |
[12] |
鲁品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开放战略的指导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6(8): 26-32. |
[13] |
丁涛. 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价值缺失与拜物教的批判[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2(4): 47-53. |
[14] |
刘海霞. 论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社会总剩余劳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68-67. |
[15] |
骆桢,戴欣.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条件——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4): 61-6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