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  2020, Vol. 294 Issue (2): 16-23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马克思生产劳动观视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王睦欣, 庞德良
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院,长春 130012
全文: PDF (1268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西方主流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理论由于抛弃了肇始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劳动范畴,将全部经济活动甚至部分非经济领域的社会活动都看作是生产性的,使其既不能说明产业结构转换是由什么因素驱动的,也不能说明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如何发生的。遵循这一理论的政策议程不仅没有使发展中国家实现向富裕国家的转变,反而使其陷入过早的“去工业化”泥潭。马克思基于资本视角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分类及其增长效应的分析,不仅科学地阐明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因,而且给出了不同于西方主流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三个基本遵循:一是实现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国民经济生产结构中的按比例协调配置;二是实现物质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劳动的按比例协调配置;三是实现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按比例协调配置。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王睦欣
庞德良
关键词 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产业结构优化    
收稿日期: 2019-09-21     
PACS:  F49  
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GJW006)
作者简介: 王睦欣(199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东北亚区域经济研究;庞德良(1965-),男,吉林柳河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北亚区域经济研究。
引用本文:   
王睦欣, 庞德良. 马克思生产劳动观视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4(2): 16-23.
链接本文:  
http://www.ddjjyj.com/CN/     或     http://www.ddjjyj.com/CN/Y2020/V294/I2/16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