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口支援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4~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
赵惠敏, 辛世纪 |
吉林财经大学 税务学院,长春 130117 |
|
|
摘要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深入探讨对口支援政策对受援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显著促进受援地区的脱贫致富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口支援政策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该政策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内陆地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创新和脱贫致富水平,其中少数民族地区最为突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创新方面的提升更为显著;人力资本在对口支援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因此,应拓宽对口支援范围和创新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对口支援政策,同时确保资源配置与实际需求相匹配,注重本地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提升。
|
|
关键词 :
对口支援,
经济发展,
区域创新,
脱贫致富,
人力资本,
双重差分模型
|
收稿日期: 2024-12-03
|
|
基金资助: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24ZD7) |
作者简介: 赵惠敏,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 |
[1] 谷成.完善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路径选择[J].经济学家,2009(6):67-74. [2] 伍文中.从对口支援到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文献综述及未来研究趋势[J].财经论丛,2012(1):34-39. [3] 朱天舒,秦晓微.国家支持与对口支援合作:中国区域平衡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2(6):92-95. [4] 李瑞昌.中国特点的对口支援制度研究—政府间网络视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51. [5] 石绍宾,樊丽明.对口支援:一种中国式横向转移支付[J].财政研究,2020(1):3-12. [6] 王磊.对口支援政策促进受援地经济增长了吗?——基于省际对口支援西藏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经纬,2021(4):3-12. [7] 王郅强,王凡凡.对口帮扶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政策有效性评估[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70-83. [8] 闫杰,强国令.对口援助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检验[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6):114-119. [9] 王禹澔.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机制:成就、经验与价值[J].管理世界,2022(6):71-85. [10] 周光辉,王宏伟.对口支援:破解规模治理负荷的有效制度安排[J].学术界,2020(10):14-32. [11] 李曦辉,王贵铎,段朋飞,等.对口支援的政策逻辑与经济效果评估——以对口援藏援疆为例[J].管理世界,2023(9):89-107. [12] 王建英,汪钰莹,陈志钢.对口支援理论、实践与升级:文献梳理及启示[J].西部论坛,2023(5):52-65. [13] 厂厂包社对口支援——论工业支援农业技术改造的新形势[N].山西日报,1960-03-20(004). [14] 乌兰夫传: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574. [15] 国务院批转关于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R/OL].(1983-01-11)[2024-05-26] .http://www.gxzf.gov.cn/data/file/2018/06/28/a238c3e3bfeb581c5cae8e4103458cd8.pdf. [16] 国家新一轮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有哪些要求?[EB/OL].(1987-04-17)[2024-03-24] .http://mzzjw.gd.gov.cn/mzzjw/dtyw/zmhd/wdzsk/content/mpost_3900315.html. [17] 西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23. [18]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EB/OL].(1996-07-06)[2024-03-24] .https://www.nmg.gov.cn/zwgk/zfgb/1996n_5319/199609/199607/t19960706_262788.html. [19] 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施方案[N].赣南日报,2013-08-31(001). [20]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6-12-08(001). [2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R/OL].(2022-05-19)[2024-05-26]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6/08/content_5694557.htm. [2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5. [2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8. [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1. [26] 新华社评论员.深刻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N].新华每日电讯,2021-02-28(001). [27] 刘金山,徐明.对口支援政策有效吗?——来自19省市对口援疆自然实验的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17(4):43-61. [28] 祝丽敏,于文蕾.新时代对口支援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上市公司异地投资的微观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4):61-75. [29] 李志国,杨灿,李慧杰.对口支援、招商引资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基于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20(3):72-82. [30] 王建英,汪钰莹,陈志钢.对口支援理论、实践与升级:文献梳理及启示[J].西部论坛,2023(5):52-65. [31] 赵晖,谭书先.对口支援与区域均衡:政策、效果及解释——基于8对支援关系1996-2017年数据的考察[J].治理研究,2020(1):69-81. [32] 李晓萍,赵浩云,江飞涛,等.中国区域人才政策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3171份政策文本的创新测度与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24(9):4-18. [33] 方大春,王琳琳.中国区域创新多元组态路径及驱动效应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4(1):78-87. [34] 李莹,于学霆,李帆.中国相对贫困标准界定与规模测算[J].中国农村经济,2021(1):31-48. [35] 刘永庆,杨淑敏.中国公共医疗服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标准科学,2022(S2):232-239. [36] 罗文清.改善财政民生支出结构的优化路径探索[J].社会科学前沿,2023(8):4438-4443. [37] 吴启蒙,李晗.中国政府卫生支出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建议[J].应用数学进展,2022(1):246-253. [38] 詹新宇,刘文彬.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来自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3):22-39. [39] 孙开,牛晓艳,张磊.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能够矫正财政失衡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3(10):80-93. |
[1] |
高敏, 洪亚军. 财政定向激励、技术融合式创新与共同富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7(7): 117-128. |
[2] |
丁守海, 冀承. 新时期中国青年高质量就业问题探析——基于平台就业专项调查数据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5(5): 104-114. |
[3] |
王守义, 魏宇航. 资本有机构成、劳动报酬占比与经济发展平衡性[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5(7): 26-36. |
[4] |
王亚飞, 石铭, 张毅. 自贸区设立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268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4(6): 102-118. |
[5] |
杜文强.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技能结构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19(3): 98-110. |
[6] |
方兴起. 创立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是新时代的期盼——兼回应付才辉研究员的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48-59. |
[7] |
郎昆, 冯俊新. 国有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来自跨国比较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70-81. |
[8] |
邹宇, 张誉龄. 人工智能的人力资本替代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关键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87-92. |
[9] |
侯新烁, 黄素萍. 高铁开通对不同等级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82-92. |
[10] |
周立, 葛春瑞. 梅丽莎·戴尔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2020年度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学术评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0(8): 40-52. |
[11] |
张丽, 盖国凤. 人力资本、金融发展能否打破“资源诅咒”?——基于中国煤炭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58-67. |
[12] |
鲁保林, 邬嘉晟. 以自觉治理推动经济发展:中国的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9(9): 24-32. |
[13] |
谢永刚. 新中国70年治水的成就、方针、策略演变及未来取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9(9): 14-23. |
[14] |
叶满城, 刘爽. 基于纵向国民经济布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8(8): 55-62. |
[15] |
盛光华, 葛万达.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质量的耦合关联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4(4): 70-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