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思的“双重危机”理论存在吗——兼论MEGA2编辑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
王琨1, 沈宏亮1, 王相敏2 |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2.吉林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学院,长春 130117 |
|
|
摘要 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四部分第14卷首次公开出版了马克思记录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笔记,编者在为该卷撰写的长篇导言中将马克思对这一时期经济危机的看法概括为“双重危机”,即同时存在的工业品市场生产过剩和原材料市场生产不足危机,并断言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不具有一般性,且已被1873年普遍性生产过剩危机所证伪。这种观点并不正确。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经济危机问题的著作、书信及手稿的深度挖掘,阐明马克思关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同时出现生产过剩危机,而且农业危机比工业危机更持久、影响更深远的观点,澄清MEGA2编者将农业危机理解为生产不足危机的错误认识,指出MEGA2编辑中日益凸显的西方意识形态问题,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的编译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
关键词 :
MEGA2,
危机论笔记,
双重危机,
意识形态
|
收稿日期: 2024-11-06
|
|
基金资助: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项目(21LLLJC031) |
通讯作者:
沈宏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作者简介: 王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一级讲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斯拉法经济学的研究王相敏,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1] 邹诗鹏.关于新MEGA及其研究的几个评论[J].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6):20-29. [2] 李乾坤.走进“学园”后的MEGA2:对MEGA2编辑现状的考察[J].山东社会科学,2018(1):33-39. [3] Marx K.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IV.Abteilung,Band14)[M].Berlin:De Gruyter,201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从柱顶圣人到经典作家——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回顾和前瞻[J].徐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5):79-82. [14]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15] 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6] 徐洋.MEGA2老兵马丁·洪特教授访谈录[N].社会科学报,2018-05-10(08). [17] 前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论《资本论》第二稿[M].王锡君,张钟朴,王全民,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18] 徐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资本论》及手稿部分编译进展——以第39卷为例[J].现代哲学,2024(2):19-28. |
[1] |
韩喜平,马晨钤. 西方经济学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基于经济学说史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2(4): 5-13. |
[2] |
杭州. 《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编辑史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1(5): 39-46. |
[3] |
朱富强. 经济学科的价值取向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意识形态[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5): 37-49. |
[4] |
丁堡骏.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兼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9): 30-33. |
[5] |
朱安东, 王天翼. 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危害[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8): 47-54. |
[6] |
竟辉. 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新自由主义批判路向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10): 69-77. |
[7] |
石晶莹, 梁静娴, 孙静. 正确认识理论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本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10): 19-24. |
[8] |
谢富胜, 汪家腾. 马克思放弃利润率趋于下降理论了吗——MEGA2Ⅱ出版后引发的新争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0(8): 21-28. |
|
|
|
|